首页> 中文学位 >新农村建设中环境规划法律问题研究
【6h】

新农村建设中环境规划法律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选题背景、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目标、方法、思路

2新农村环境规划的理论表征

2.1新农村环境规划的内容

2.1.1环境规划的定义

2.1.2环境规划的分类

2.1.3环境规划的特点

2.1.4新农村建设环境规划应坚持的原则

2.2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规划的重要意义

2.3本章小结

3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规划问题及法律层面的原因分析

3.1新农村建设因环境规划而出现的环境污染现状

3.1.1村镇等农村聚居点缺乏规划造成的环境污染

3.1.2农村土地利用缺乏严格规划造成的环境破坏

3.1.3乡镇企业和集约化养殖场布局不当导致的环境污染

3.1.4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关注不足

3.1.5村庄功能规划设计观念落后,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3.2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环境规划问题在法律层面的原因分析

3.2.1《城乡规划法》的法律地位弱化

3.2.2新农村建设中关于环境规划的法律法规在立法上规定不足

3.2.3缺少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及有效监督机制

3.2.4环境规划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不足

3.2.5农民环境规划法律意识落后

3.3本章小结

4对新农村建设中环境规划法律问题的立法建议

4.1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规划应遵循的前提

4.1.1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先行、科学指导

4.1.2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4.1.3把握功能性,逐步完善村庄基础设施

4.2完普新农村建设中环境规划法律体系

4.2.1调和有关环境规划的法律法规之间的不和谐

4.2.2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环境规划的法律法规及适时修订

4.3与村镇建设规划同步实施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引入

4.3.1环境规划制度与村镇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4.3.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引入

4.4新农村环境规划实施需要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4.5强化环境规划法律法规执行力度

4.6明确现行的环境规划法律责任

4.7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增强农民环境规划法律意识

4.8本章小结

5结论与展望

5.1主要结论

5.2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为进一步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铺开,农村居民点、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大范围兴建,乡镇企业、集约化畜禽养殖项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建设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项目实施缺乏监督管理,给农村环境较为沉重的负荷。在农村环境的严峻形势下必须提高环境规划的认识、完善农村环境保护中的环境规划法律体系、加强环境规划执法力度、提高农民环境规划法律意识等,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
   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
   ①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环境规划问题及在法律层面的原因分析。即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因环境规划在法律方面规定的缺陷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以及出现该现象在法律层面的原因。
   ②对新农村建设中环境规划法律问题的立法建议。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以“规划先行、科学指导、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为指导,把握村庄功能性,逐步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环境规划法律体系,调和有关环境规划的法律法规之间的不和谐、适时修订有关环境规划的法律法规,注重在环境规划法律法规的制定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引入;设置强有力的监督机制的;强化环境规划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明确现行的环境规划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增强农民环境规划法律意识。同时例证了部分发达国家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对环境规划的注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并进一步提出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环境规划的立法建议。
   本论文对新农村建设中环境规划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对新农村建设中环境规划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新农村建设在过程中避免环境污染,实现村容整洁,改善人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