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南地区城乡统筹“乡村经营”规划研究——以黔中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开江县为例
【6h】

西南地区城乡统筹“乡村经营”规划研究——以黔中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开江县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五个统筹”的提出拉开了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序幕,统筹城乡发展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途径与方法。在世界经济逐渐步入全面复苏阶段,国家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重视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改革开放也向纵深方向发展。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战略,国家对“连片特困地区”的综合扶贫计划、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成渝经济区的批复和重庆、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确立与实践,为西南地区,特别是成渝、黔中、滇中和西藏“一江三河”等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带来重大机遇,有效缩小东西部城乡差距,整体提升西南地区的经济实力。
   本文主要在对重庆、成都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乡村经营策略的对比基础上,从“外部输血和内部造血”两个不同的方向、及“要素统筹和空间统筹”两种不同的方法,探索西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思路: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并重,并以“经营乡村”作为突破口。
   一个方向是黔中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城乡统筹规划,属新区建设,以“外部输血”,即提供优越的外部区域条件和加强政府的投入力度、重视程度,作为乡村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是从城乡统筹的资源要素经营出发,强调全域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重点考虑新区建设的乡村发展突破口与规划布局,从而实现全域统筹发展,稳固区域地位。
   另一个方向是开江县城乡统筹规划专题研究,属区域提升,以“内部造血”,即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自身优越资源环境的最大价值,作为乡村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是从城乡统筹的空间经营出发,强调乡村发展的空间全覆盖与区域联动,分区域系统考虑“乡村经营”的经营策略与规划布局,从而实现各个乡镇的协调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本文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和成渝试验区的经验总结,提出乡村经营的“城乡协调和城乡一体”与“外部输血和内部造血”两种相对模式,为西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找到“经营乡村”之路,并明确乡村经营规划的区域差异、资源特色和策略选择等。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优势条件,变劣势为特色资源,积极鼓励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带动乡村快速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
   经营乡村,要保障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即短期内继续重点发展中心城镇,稳步提高中心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同时以乡村景观、传统文化的维持为保障,强化“乡村经营”的市场意识,通过城市的稳步发展和乡村的快速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经营乡村,还要坚持“自上而下引导”与“自下而上诉求”的综合平衡,坚持“外部输血”与“内部造血”的共同作用,坚持“乡村城市化、资源产业化、产业规模化、设施市场化、市场多元化、管理创新化”六化联动,挖掘乡村发展潜力,创新乡村发展方式,完善城乡制度建设,提高乡村发展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