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规划公共性的治理逻辑和制度安排
【6h】

城市规划公共性的治理逻辑和制度安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 言

2 城市规划公共性及其治理的内涵阐释

2.1 城市规划公共性的内涵

2.2 城市规划公共性治理的含义

2.2.1 治理理论的起源及发展

2.2.2 公共治理的内涵阐释

2.2.3 城市规划公共性治理

3 城市规划公共性的治理逻辑与价值诉求

3.1 城市规划公共性的治理逻辑

3.1.1 城市规划公共性的逻辑起点:公共领域中公共物品的供给

3.1.2 城市规划公共性的逻辑归依: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3.1.3 城市规划公共性的逻辑起点与归依的连接点:政府的公共职责履行

3.2 城市规划公共性治理的价值诉求

3.2.1 社会公平的实现

3.2.2 公共安全的保障

4 城市规划公共性实现的现实障碍及其成因

4.1 城市规划公共性实现的现实障碍

4.1.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城市化进程

4.1.2 城市规划中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表象而虚化

4.1.3 城市规划行政决策问责制缺位

4.2 城市规划公共性治理存在障碍的原因

4.2.1 城市规划在理念上突出了工具理性,崇尚效率至上

4.2.2 城乡规划法的制度缺陷

4.2.3 缺乏强有力的外部监督体系

5 城市规划公共性治理的经济法学解读

5.1 城市规划公共性治理的经济法属性

5.1.1 城市规划公共性治理的本位观

5.1.2 城市规划公共性治理的去行政化特征明显

5.2 城市规划公共性治理的起源:市场的缺陷与政府的有限性

5.2.1 城市规划公共性治理的经济向度诠释

5.2.2 市场的缺陷

5.2.3 政府的有限性

5.3 城市规划公共性治理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3.1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3.2 城市规划公共性回归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6 城市规划公共性治理的制度安排

6.1 城市规划理念回归公共性

6.2 赋予公众切实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6.2.1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6.2.2 扩展城市规划公共参与的途径

6.2.3 城市规划专业要求与民意表达矛盾的解决

6.3 强化城市规划行政问责制,推进责任政府建构

6.3.1 责任政府构建的理论基础

6.3.3 责任政府构建的微观进路

6.4 完善城市规划决策体制和规划内容

6.5 建立强大的公民社会,促进公共精神的形成

6.5.1 公民社会与公共精神的含义

6.5.2 构建公民社会,培育公共精神的途径

7 结 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频发的城市内涝给城市健康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发了理论界对城市规划问题的反思。城市规划承载着多元利益诉求,其作为公共政策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规划越来越注重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对经济发展效率及速度起重要作用的地下基础设施。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地下基础设施落后于城市急剧扩张的步伐导致了城市排水系统严重滞后于城市地面建设水平,使得在遭遇暴雨侵袭时城市不堪一击,陷入内涝频发,久治不愈的境地。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规划公共性的缺失,导致规划成为部分利益集团逐利的工具。我国城市规划的立法虽然在出台城乡规划法之后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且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研究我国城市规划公共性缺失的缘由及其制度建构对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国家干预和市场、政府双失灵的经济法基本理论,及公共治理的公共行政理论对城市规划公共性的回归展开了探讨,旨在解决我国城市规划中面临的“重地面建设,轻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的价值观失落问题及其公共性缺失问题,通过完善城乡规划法,扩增公共参与城市规划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我国的公共精神,培育强大的公民社会,最终达致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正文由五章组成,其中第一章通过提出我国城市内涝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从治理理论及公共治理理论的源起、发展的视角切入阐释了城市规划公共性及其治理的内涵、必要性及可能性。第二章阐述了城市规划公共性的治理逻辑与价值诉求,城市规划公共属性的逻辑起点是公共领域中公共物品之供给,逻辑归依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城市规划作为对社会各类主体影响深远的一项公共政策,公平公正等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其基本的价值追求。第三章从城市规划由行政权力主导,政府的自利性倾向以及有限理性角度出发,分析了城市规划公共性实现的现实障碍及其成因。第四章立足于对当前理论界大而化之地将城市规划划入行政法领域的批判,从经济法学的角度对城市规划公共性治理进行了解读,旨在将城市规划公共性治理纳入经济法理论的维度来思考其公共性治理的途径。第五章论述了城市规划公共性治理的的制度实现,主要解决了城市规划公共性治理的理论架构及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障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