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系统论视角下的城市公园系统构建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6h】

基于系统论视角下的城市公园系统构建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表目录

1 绪 论

1.1 论文选题

1.2 论文研究架构

1.3本章小结

2 城市公园系统基础认知及其研究进展

2.1城市公园系统内涵的研究

2.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2.3本章小结

3 系统论与城市公园系统构建的关联性分析

3.1系统论的基本概念与研究特点

3.2系统论与城市公园系统构建的内在关联性分析

3.3构成要素方面

3.4结构模式方面

3.5城市公园系统功能分析

3.6城市公园系统的系统性分析

3.7本章小结

4 基于系统论的城市公园系统构建理论与方法

4.1基于系统论的城市公园系统构建目的

4.2基于系统论的城市公园系统构建原理

4.3基于系统论的城市公园系统构建过程

4.4本章小结

5 基于系统论的渝中区山地城市公园系统构建

5.1分析城市现状,确定规划目标

5.2结合规划目标,选择构成要素

5.3布局各要素,规划子系统结构

5.4子系统叠加优化,构建渝中区公园系统

5.5渝中区山地城市公园系统的特色构建

6 结 语

6.1全文总结

6.2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对城市绿地研究的逐渐深入,城市公园系统因为其自然性、整体性和全面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但绿地面积却十分有限,如何协调各类公园布局使其利益最大化,已经成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城市公园系统是一个多元素,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的有机整体,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涵盖范围很广,规划步骤复杂,如果没有系统的科学方法论作为一个指南,则难以实现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将系统论运用于城市公园系统的构建,可以有效地引导城市公园系统的规划过程,推动整体最大利益的实现,可以提高我国有限的绿地的使用效率。
  首先,本文以系统论为出发点,通过对系统论和城市公园系统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现状及发展的综述,得出了以系统论为引导的城市公园系统构建的研究对象,即城市公园系统的构成要素、结构、功能和系统整体,这四个因素对于整个构建过程和促进整体功能是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本文探讨了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在城市公园系统构建中的具体运用方式,其主要内容包括整体性原理、层次性原理和最优化原理,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系统论角度的相关规划案例的分析总结了这些基本原理对城市公园系统构建的启示,从而有效指导城市公园系统的构建过程。
  再次,本文在前文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系统论的城市公园系统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其具体过程可以归纳为根据现状,确定规划目标——结合规划目标,选择构成要素——布局构成要素,规划结构——子系统叠加优化,构建系统四个部分。其中规划目标是城市公园系统构建的基础,它由所在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人文条件、城市建设概况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因素决定,通常情况下规划目标并不是单一的,根据城市公园系统的基本功能可以将其划分为形态、业态、生态、情态四个子目标,这四个目标分别对应着形态子系统、业态子系统、生态子系统和情态子系统。针对不同的规划目标构成要素也有所差别,构成要素对系统结构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特定的构成要素按照不同的布局结构能够组合成了具有特定功能的子系统,在子系统结构叠加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分析,能够得出具有综合功能的城市公园系统。本文采用分层次的优化方法,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城市公园系统结构进行调整优化。
  最后,本文结合重庆市渝中区山地城市公园系统构建的实例,回应所提出的规划理论,基于系统论对重庆市渝中区山地城市公园系统构建过程与最佳功能实现途径进行探索和研究。
  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初步探索了系统论和城市公园系统构建相结合的规划方法,为城市公园系统规划提供了新思路、新角度,为其他相关的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提供了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