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研究——以义务教育为例
【6h】

重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研究——以义务教育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及理论基础

3.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关概念界定

3.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基础

4 重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以义务教育为例

4.1 重庆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评价——基于绝对指标的评价(以历史数据为指标)

4.2 重庆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评价---基于相对指标的评价(以泰尔指数为指标)

4.3 重庆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现状——基于横向比较的评价(以上海为比较对象)

5 重庆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原因分析

5.1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

5.2 农村贫困问题影响

5.3 教育政策偏失

5.4 管理体制障碍

6 推进重庆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对策

6.1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6.2 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职责

6.3 完善城乡教师流动,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6.4 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推动解决―三农‖问题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是我国城乡居民可以公平享受的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但由于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社会,城乡差距比较突出,反应在基本公共服务上就是形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象。而义务教育作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非均等化的程度更为明显,这不仅有悖于公平,而且还会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保障城乡义务教育供给的均等化,让城乡孩子都能够平等获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教育公平,保证生存和发展的平等。
  位于西部地区的直辖市重庆,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又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城乡教育的非均等化。显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的均等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十分有必要深入认识重庆城乡教育非均等化现状,评价城乡教育差距的程度,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本文将以重庆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为研究中心,采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等有关数据,通过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和泰尔指数的定量测算来分析重庆城乡义务教育的非均等化程度,主要是运用生均经费、生均危房面积、生均固定资产总值、生均机、生师比、教师职称比等多指标对重庆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三个方面的非均等化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并剖析了导致重庆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的主要原因,即城乡―二元‖结构、农村贫困问题、教育政策和义务教育教育管理体制。为了解决重庆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问题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禁锢,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提升教育投资主体,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这样,实现重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等化才有了坚实的制度和机制保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