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西兰兔与SD大鼠EAE模型的比较及PG490在EAE中作用机制研究
【6h】

新西兰兔与SD大鼠EAE模型的比较及PG490在EAE中作用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附 图

附 表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 述 离子通道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关系的研究进展

致 谢

展开▼

摘要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性脱髓鞘疾病,具有复发,迁延和致残高的特性。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改变与多发性硬化极为相似,被公认为研究多发性硬化的经典模型。EAE模型的制作方法很多,文献也报道了使用不同种属的动物的研究,但普遍是使用不同品系的大鼠来研究。由于动物的种类和品系,免疫原的成份等因素不同,EAE模型的发病率、病程、病情和病理改变程度等均有差异,故而使不同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受到影响。本研究制备了不同种属动物EAE模型并比较其各自的特点,以便为以后研究MS者根据各自的实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模型做参考及提供不同动物EAE模型的制作方法。 PG490是一种二萜环氧化物,是雷公藤内酯醇的有效提取剂,具有独特的抗炎和免疫抑制的效果,不仅抑制细胞因子的增殖活化,还可以使活化的T淋巴细胞发生凋亡,阻止进一步增殖。它可选择性地作用于p65亚基而抑制NF-kB的活性。与其他药物不同,PG490不抑制活化的NF-kB与DNA的结合,而是在NF-kB与DNA结合之后仍然可以抑制靶基因的转录,实验证明它通过抑制p65的转录激活域而发挥作用。刘浩等研究发现PG490可以降低培养状况下的且Jurkat细胞中NF-kB的活力,并以激活状况下更为显著。PG490直接应用于EAE模型的在体研究未见报道。 目的:观察PG490在EAE模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 1、新西兰兔和SD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2、NF-kB选择性拮抗剂PG490的作用及其作用途径的相关研究:本部分实验随机选取SD大鼠48只并建立EAE模型:将所有动物分为三组并给予PG490干预:EAE模型对照组(16只):诱导EAE模型,每日2ml生理盐水注射。治疗组a(16只):诱导的EAE模型从发病时(即首次发病时)PG490(0.2m g/kg/d)腹腔注射治疗5天。治疗组b(16只):诱导的EAE模型从发病复发期(再次发病时)PG490(0.2m g/k g/d)腹腔注射治疗5天。对各实验组动物分别进行临床评分,病理观察和组织评分,应用荧光免疫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各实验组动物脑组织中NF-kBp65及COX-2的表达,应用ELISA方法测定各实验组动物脑组织中NF-k Bp65活性,trkA含量和外周血清IFN-γ的含量。 结论: 1、不同种属动物EAE模型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及优点:新西兰兔EAE模型价格贵但更适用影像学方面的研究;SD大鼠.EAE模型具有典型的MS临床发病过程,症状稳定,价格较便宜,适合药物干预方面的研究。 2、NF-k Bp65的激活参与了SD大鼠EAE模型的发病过程,它的激活可以调控下游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介导髓鞘的脱失,是EAE免疫炎性反应的关键途径。 3、PG490在SD大鼠EAE模型首次发病期及复发期均可改善EAE模型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分别是: ①在首次发病期,PG490可能主要是通过调控免疫炎性反应通路中上游NF-k Bp65激活达到抑制免疫炎性反应的治疗作用。 ②在复发期,PG490发挥抑制免疫炎性反应的效果并不明显,其作用途径与首次发病期不同,而可能是通过提高脑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kA的表达或其它途径来促进脱失髓鞘的修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