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术入奥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
【6h】

武术入奥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 言

1.1武术入奥国内发展综述

1.2本课题研究的学术和实用意义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3 武术“入奥”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分析

3.1武术“入奥”的历程回顾

3.2武术“入奥”现状分析

4.武术“入奥”的现实困境

4.1东西方文化差异

4.2民族虚无主义的滋生

4.3巴赫新政助力空手道入奥,武术“入奥”再遇挑战

4.4中国武术文化身份的迷失

4.5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发展失衡

4.6武术在学校教育的名存实亡

4.7民间不看好武术入奥

5 武术“入奥”的发展对策研究

5.1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比翼双飞

5.2大力倡导文化先行,强化民族文化自信心

5.3借鉴武术繁盛时期的传播模式—打擂台

5.4武术在学校教育和大众群体的普及

6大力加强武术制度建设

6.1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稳步推广

6.2完善和搭建武术媒体宣传平台

6.3以点带面,发展武术中的太极推手率先入奥

7 厚积薄发—武术简单化

7.1担负民族体育文化复兴—武术传承文化

7.2与时俱进—厚积仍需薄发

8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题目

展开▼

摘要

武术根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生产劳动,是人与兽斗、人与自然的较量中不断实践、总结和创造的杰出代表,武术的发生与发展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息息相关。武术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的革新、蜕变进而迎合时代的现实需要。武术作为原始社会生产技能范畴、夏商时期的军事战争功能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武术独特的防身自卫、修身养性功能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败,反而愈发受到民众的喜爱和推广,伴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步步攀升,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西方竞技思想催生下,竞技武术打开了国门,进行了削足适履的改革,然而武术“入奥”的路途并不顺利,困难重重。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把武术入奥的现实困境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了竞技武术蓬勃发展的历程、武术申奥失败使国人发出了武术不能只走奥运会这条出路的呼声、国人逐渐在狂热的奥运会睡梦中惊醒,重新理性转变对待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发展思路。当前竞技武术“一统天下”与传统武术日益落寞反差巨大,东西文化的差异是阻碍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根本原因,武术在学校教育的形式化和空洞化以及缺乏广泛稳定的受众群体,武术“入奥”接连失败的打击致使民族虚无主义蔓延开来,在口诛笔伐的声讨中武术“入奥”进程显得更加缓慢无力,巴赫新政的举措的确给空手道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不按大项设置和特批增加申办城市的“入奥”项目可以说完全契合日本苦心经营的空手道推广设想,对于积极“入奥”的中国武术而言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正面交锋,中国武术发展中最大的问题是身份的认领迷失,没有真正了解“武术是什么”、“武术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我是谁”的疑问成为武术前进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源。
  研究结果得出:武术的“入奥”与发展是相互独立的体系,不能简单的把武术的发展归结于奥运会模式的成功,更不能等价于赢得世界人民的普遍接纳。武术的长足发展必须建立在竞技和传统武术的协调并进上,相互学习、不断创新。传统武术生命力的唯一途径要最大限度的回归技击本质,把攻防含义在现代社会发光发热。武术必须根本解决中小学武术课的普及与落实,现代社会武术的发展必须依靠强大的新媒体传播技术有效的传承和推广武术,积极完成和推广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建设,以点带面,率先发展武术中的太极推手小项进入奥运会,避免因求全求大而顾此失彼。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成为指导武术未来发展方向的真实写照,北京奥运会成为后奥运时代的分水岭,武术的未来不是提供视觉冲击的“梦幻电影”,应是民族本色十足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武术“征奥”是量变到质变、厚积薄发的过程,武术薄发的终极目标是担负起民族体育文化的复兴重责,提升民族文化品牌,服务人民大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