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类地面屋顶建筑与山地城市公共空间塑造
【6h】

类地面屋顶建筑与山地城市公共空间塑造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研究背景

1.2类地面屋顶建筑与相关建筑概念的关系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4研究目的及意义

1.5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2 山地城市公共空间

2.1山地城市概念

2.2山地城市空间的形成

2.3山地城市公共空间

2.4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原则

2.5类地面屋顶建筑适应普适性空间塑造原则

2.6本章小结

3 类地面屋顶建筑

3.1类地面屋顶建筑的分类

3.2类地面屋顶建筑与山地地形的适应性

3.3类地面屋顶建筑的塑造方式

3.4本章小结

4 山地城市广场空间中的类地面屋顶建筑

4.1山地城市广场空间的塑造目标

4.2类地面屋顶建筑塑造山地广场空间

4.3本章小结

5 山地城市公园空间中的类地面屋顶建筑

5.1山地城市公园空间的塑造目标

5.2类地面屋顶建筑塑造山地城市公园空间

5.3本章小结

6 山地城市滨水空间中的类地面屋顶建筑

6.1山地城市滨水空间的塑造目标

6.2类地面屋顶建筑塑造山地城市滨水空间——江北嘴聚贤广场类地面屋顶建筑

6.3本章小结

7 类地面屋顶建筑的形象及技术处理

7.1入口形象

7.2立面形象

7.3人员心理

7.4采光通风

7.5人员安全疏散

7.6本章小结

8 结 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设计的类地面屋顶建筑)

展开▼

摘要

与平原城市不同,山地城市空间因为山地地形地物的介入,让城市空间变得更加丰富,但也伴随着更多城市空间问题的出现,这些空间问题最主要的体现是空间的狭小、不规整以及空间的崎岖不平等等。
  从宏观上来看,在山地城市建设中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提出简洁、宽敞,连续、通透,直接、规整,自然、生态的城市空间整体塑造目标。从本文具体研究的三种城市公共空间类型来看,除了空间形态上的塑造目标外,广场空间的平整度、公园空间的绿化覆盖率以及滨水空间的通透性分别是这三种公共空间塑造时需要重点塑造的目标。恰恰也正因为山地地形的起伏以及对地形充分利用的要求,一部分建筑屋顶有可能自然地或人为地与相邻地形标高接近,产生方便的联系,从而使其成为可供人类活动的城市空间底界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类地面屋顶塑造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类地面屋顶是能够创造类似大地界面效果,能够创造城市空间底界面,方便与自然地面相联系并(或)提供市民公共活动场所的建筑屋顶,因而能够有效地参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类地面屋顶建筑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既能充分利用地形保证建设量或建设需求,又能根据人们的需求塑造出相应的公共空间,如根据人们需要处理崎岖的地形创造出平坦的地面保证平整度;公园环境中利用类地面屋顶公共绿化用地保证绿化覆盖率;滨水空间中利用类地面屋顶“消隐”建筑保证空间通透性以及人流可达性等等。类地面屋顶建筑的形象也主要是以协调环境为主,如在入口形象的处理上,针对所塑造的公共空间的具体需要选择标志型或消隐型入口形象处理方式;在立面形象的处理上可以分为“实”和“虚”的处理方式,根据使用材料不同获得不同的效果。
  此外,对于类地面屋顶建筑面临的最主要的技术问题(人员心理、采光通风、人员安全疏散),本文主要以设计手段入手,认为庭院式、天窗式、竖井式等自然采光通风方式是最能直接改善、解决人员心理和采光通风的处理方式;对于人员安全疏散处理,以充分利用“多基面”特点、增加疏散口和疏散方向出发,提出了创造吊层空间、增加建筑基面、增加下沉开敞空间等处理方式。
  综上所述,在城市建设中,如果根据城市空间塑造目标的需要将山地城市空间中某些建筑的屋顶做成“类地面”屋顶,必然会有效改善山地城市空间狭窄而崎岖不平等的状况,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改善现有空间问题,还能指导山地城市空间的健康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