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土聚落景观的场所性诠释——以巴渝沿江场镇为例
【6h】

乡土聚落景观的场所性诠释——以巴渝沿江场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与课题定位

1.4 研究方法、理论体系和论文框架

2 意与象通的乡土景观场所性体系

2.1 环境心理学的理论背景

2.2 场所的基本概念

2.3 场所的空间范式

2.4 场所的意蕴诠释

2.5 “内在者”的乡土景观类型

2.6 乡土景观的场所体系

3 天人相持的乡土景观场所语境

3.1 物候:乡土景观在地的外化关联

3.2 族群:乡土景观在场的内在关联

3.3 民俗风情与乡土景观场所

4 存在于世的乡土景观场所体验

4.1 生活之境——以“水码头”为例

4.2 神灵之境——以“九宫十八庙”为例

4.3 宇宙之境——以“八景”为例

5 伦常日用的乡土景观场所性机理

5.1 场所的理论模型

5.2 乡土景观场所要素的适宜性解析

5.3 乡土景观场所的生成机制

5.4 乡土景观场所的感知机制

6 结 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研的相关课题

展开▼

摘要

乡土聚落景观是乡村、乡镇范围内包含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审美倾向的地域性文化景观。现存的巴渝沿江场镇作为乡土聚落景观的空间载体,记载了不同时期乡土聚落环境的演替过程,是巴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域性生存方式和民俗民风的集中体现。目前,三峡库区的成库和快速城镇化使巴渝沿江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巨变。除了极少的场镇和具有文物价值的乡土建筑得以迁建和保护,绝大多数乡土景观或是沉入水底、或是破败不堪,巴渝沿江场镇的乡土景观普遍呈现出空间衰败、价值失落的破碎化和断层化倾向。
  有鉴于此,论文以空间和体验结合的场所理论为框架,采用现象学、符号学、类型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基于乡土社会中“内在者”可意象的生存模式,将巴渝沿江场镇的乡土景观分为市井生活景观、生产劳动景观、精神信仰景观和乡土名胜景观四类。进而从“在地性”的自然系统和“在场性”的文化系统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巴渝沿江场镇乡土景观的场所语境,涉及气候、地形地貌、集体记忆、社会层界、民俗风情等文化地理背景的时空格局演变。
  在对巴渝沿江场镇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与文献梳理之后,论文认为乡土景观的场所性应由特定的空间环境和主体体验来定义。根据乡土聚落中“人与人、人与神、人与天地”的场所关联,从而划分出“生活之境、神灵之境、宇宙之境”这三类具有不同场所精神的乡土景观场所空间,分别由“水码头”、“九宫十八庙”、“八景”三种典型“文化物种”为代表。分析这几类乡土景观的源流谱系、空间类型、拓扑意象和情景体验可以发现:以“水码头”为代表的土地肌理和居住空间等市井空间是先民们满足必要生活、生产的现实场所;以“九宫十八庙”为代表的会馆、寺庙等信仰空间是先民们与神灵沟通的精神场所;而以“八景”为代表的山水空间则是先民们哲学与审美、人文和自然融合的理想场所。
  总结巴渝沿江场镇乡土景观的场所性研究,可以发现乡土景观场所“空间”和“意义”的呈现主要通过场域、场地和场合三个维度展开。三者之间共生共荣的耦合关联,构成了“意与象通、伦常日用”的乡土景观场所性。正如文化一样,乡土景观场所性的生成机制是一个渐进的“涵化”过程,呈现出集聚、锚固、认同和转化四个动态的生命周期。而乡土景观场所性的感知机制则是一个突显的“涌现”发生,涉及感性直觉、感性经验和意义解码相融合的主体在场,并且受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参量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