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金融排除的集聚与区域发展——基于县域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6h】

中国金融排除的集聚与区域发展——基于县域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3 创新与不足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金融排除的概念阐述

2.2 国内外关于金融排除的研究综述

3 中国县域金融排除的现状分析

3.1 中国县域金融排除程度的度量

3.2 中国县域金融排除的空间集聚测定

4 金融排除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4.1 分析框架

4.2 空间计量模型简介

4.3 模型设定和相关数据说明

4.4 基于全国县域的实证分析

4.5 基于省际内县域的实证分析

5 金融排除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5.1 分析框架

5.2 模型构建和相关数据说明

5.3 空间面板回归估计以及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以及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我国城乡金融二元化的结构造成了欠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匮乏,加之地理、社会、人文等其他因素,我国部分地区金融排除的程度不断加深,被排除地区的居民无法正常的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从金融地理学的视角来看,造成金融排除现象的本质是由于金融资源的空间分布状态以及金融资源的空间演变过程及地区间协调互动造成的。而现有文献中,研究者往往忽视区域间的空间影响来讨论我国城乡间金融排除的现状,导致分析结果的偏误。因此本文将从空间分布以及不同区域间空间互动视角对金融排除进行研究,同时讨论金融排除与区域发展的空间互动影响,为金融排除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金融排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整理了国内外度量金融排除的主流方法和指标,同时确定了合理描述我国金融排除程度的方法。数据层面上,本文采用了全国2574个区县数据为研究对象,避免了先前研究中由于使用省级数据所导致农村地区的被排斥现象被平均化的不足。可以全面系统地考察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的金融排除状况。接下来本文利用空间计量方法,通过全局以及局部的Moran's I指数检验,证实了我国目前金融排除的分布具有空间关联,同时绘制了我国县域金融排斥的空间自相关聚类图。由于区域间存在空间相关性,在讨论金融排除问题中忽视区域间的空间联系会造成研究结果的偏差。因此本文接下来在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前提下建立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别对全国县域金融排除与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排除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同时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此外本文还计算了金融排除对区域发展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反映了金融排除对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不同影响作用。
  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县域金融排除以及区域间金融排除程度的差异的理解,有利于不同地区结合其区域特点制定相关经济政策,以达到降低区域金融排除程度、发展普惠金融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