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移动社交网络对网络舆论的影响研究
【6h】

移动社交网络对网络舆论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引言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理论基础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2 移动社交网络相关内容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移动社交网络的分类及特点

2.3 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

3 移动社交网络上网民互动传播行为分析

3.1 研究平台说明

3.2 网民互动传播行为分析

4 移动社交网络对网络舆论的影响案例分析

4.1 实例分析——以“天津塘沽爆炸案”为例

4.2 影响分析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6 结 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展开▼

摘要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类移动社交应用及服务层出不穷,移动社交网络开始成为互联网市场的新星,并占据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以微信、微博、陌陌等为代表的移动社交网络,因其服务的即时性与便捷性等特点成为网民信息传播、交流互动的首选,这一新技术或新服务的引入,不仅改变了网民的社交生活方式,也对网络舆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将尝试借鉴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对移动社交网络上网民的互动传播行为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剖析,将网民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重要目的归结为获取情感能量或符号资本,寻找集体团结感。为更好地解释网民的互动传播行为,笔者将以当前覆盖率较高、活跃度较高的移动社交应用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为移动社交网络平台代表,剖析“天津塘沽爆炸案”中微信、微博网民的互动传播行为及对当时网络舆论造成的影响,获取移动社交网络对网络舆论影响的一般规律,为引导网络舆论良性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研究发现,情感能量在互动传播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为了获取较高的情感能量,网民在互动传播过程中会有意识地选择与群体保持一致,使得网络舆论极化与分化。对此,在引导网络舆论良性发展方面,相关部门需要提高对情感引导的重视程度,不断激发网民的正能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