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游憩导向下重庆市大渡口区绿地网络整合优化规划研究
【6h】

游憩导向下重庆市大渡口区绿地网络整合优化规划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实践与研究情况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基本概念的界定

1.6 研究方法与思维框架

2 重庆市大渡口区绿地网络现状概况及问题剖析

2.1 总体认知:重庆市大渡口区绿地网络现状概况

2.2 网络结构层面的问题剖析

2.3 游憩功能层面的问题剖析

2.4 本章小结

3 相关规划理论与国内外规划实践案例

3.1 相关理论基础

3.2 绿地网络整合优化案例解析

3.3 本章小结

4 重庆市大渡口区绿地网络的整合优化

4.1 结构整合优化:游憩廊道的构建

4.2 合优化:近郊游憩项目的完善

4.3 本章小结

5 结语

5.1 研究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问卷调查

C. 重庆市主城区内知名都市近郊旅游产品梳理

展开▼

摘要

当前“新常态”下,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了提质增效的阶段,游憩产业成为了重庆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它需要实现由传统的景区依赖型、粗放扩张型向内涵挖潜型、产品创造型的转变。与此同时,人们趋于休闲化和体验化的生活方式也对游憩空间品质和游憩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由于缺乏对特色资源的整合与空间系统化构建,已有的游憩体系出现了空间可识别性缺失、要素联系性不足、景观品质粗糙等一系列“粗放式”问题。
  为了彰显城市魅力,提升游憩品质,让美丽的自然山水更好地服务于人民,重庆市大渡口区先后开展了绿地系统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美丽山水城市规划等。这些规划在休闲游憩及生态环境方面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绿地系统规划倾向于关注绿量;旅游发展规划则是从产业的角度注重对资金投入与产出的探讨;美丽山水城市规划则是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在对现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整理的基础上,系统梳理现有法定规划与生态本底的关系,提出山系、水系、绿系三大自然要素的管控原则及利用要求。但是在游憩导向下,这些已有规划在绿地的指标与整体结构、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却不够均衡协调,缺乏一个兼顾自然生态与城市发展的有效框架,同时也忽略了对游憩需求的考虑。因此,本文以“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总体思路,针对游憩价值的挖掘,构建出绿地网络整合优化的方法体系。通过加强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提升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构建出“山—水—绿—城”互相辉映的网络化游憩空间结构,实现山林水系的资源共享、游憩空间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五个章节:
  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外相关研究、研究对象、选题意义,界定了相关概念,列出了研究的框架。
  第二部分为第二章与第三章。这部分通过对重庆市大渡口区的现状及已有的相关规划进剖析,总结了已有规划在结构和功能层面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国内外先进案例的实践经验,为重庆市大渡口区绿地网络的整合优化方法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指引了研究方向。
  第三部分为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这部分结合前文的分析,从网络结构和游憩功能两个角度对重庆市大渡口区绿地网络提出优化方法。其中,在网络结构的优化上,以GIS为分析工具,从交通便利度、景点丰富度、环境友好度、土地兼容度四个方面选取了12项指标对该片区游憩廊道选线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在叠加分析的结果上适当地延伸拓展,最后得到了联通渗透的廊道结构;游憩功能的优化则是以市场需求的调研和资源本底的整理为导向,通过植入与现有内容差异化的游憩产品,在观景游赏的同时引入康体养生、户外运动等活动内容,赋予绿地网络更强的吸引力和持续的活力。
  第五章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指出研究的局限与不足,为绿地网络整合优化的后续研究做出了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