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振幅整合脑电图、持续脑电图及定量脑电图研究
【6h】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振幅整合脑电图、持续脑电图及定量脑电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前 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设计

2. 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结 果

1. 一般资料和基线数据

2. aEEG与CEEG 的关系

3.QEEG指标

4.四组患儿的定量指标与3月龄DQ值的相关性

讨 论

1. 新生儿HIE发生率及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2. 传统HIE新生儿的病情评估方法及其局限性

3. 脑电图对HIE新生儿的评估

4.本研究的意义及展望

5.本研究不足之处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 述

附图

附录

致谢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1.检验振幅整合脑电图与持续脑电图对不同程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脑电图背景活动的异常检出率的一致性。
  2.探讨不同程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脑电图背景活动的振幅、不连续性、相对δ功率的规律特点,探讨这些指标的定量分析结果与基于目测法的脑电图严重程度分度的一致性,探讨其判断预后的价值。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自2011年9月~2012年2月出生,胎龄37周~42周,出生体重2.5~4.0kg,平均体重3.07±0.36kg,收住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HIE新生儿,共40例,男25例,女15例。持续脑电图监测时年龄3-7天,平均年龄4.42±1.55天。
  排除标准
  (1)排除的疾病:先天脑发育畸形、先天性代谢异常、宫内感染、颅骨骨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先天性心脏病、母亲妊娠期间有高血压、糖尿病。(通过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排除);
  (2)早产儿:胎龄小于37周;
  (3)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或巨大儿:出生体重小于2.5kg或大于4.0kg;
  (4)首次持续脑电图监测时,年龄超过生后7天龄。
  2.方法
  2.1资料收集:对符合入组标准的患儿选择在出生3-7天内进行多导联的持续脑电图监测。监测时间12-20小时。记录患儿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胎龄、分娩方式、出生日期、体重、头围、临床表现等资料。在记录的原始资料中选取一个小时的原始脑电记录的片段作为原始资料进行分析。选取标准:无惊厥发作和电发作(电发作:表现为突然出现的突出于背景活动的连续放电,持续至少10秒以上[22]),无运动伪差(振幅高于250μv,持续3S),至少包含有一个完整的睡眠觉醒周期。
  2.2资料分析:对每份脑电图记录进行持续脑电图与振幅整合脑电图的脑电图背景活动的分度。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与持续脑电图的异常检出率的差异。根据持续脑电图的背景活动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四组,分别为H1、H2、H3、H4。并将不同组别的背景活动的指标如振幅、不连续性、相对δ功率(relative delta power,RDP)进行定量分析。探讨持续脑电图的四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电图背景活动的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指标的定量分析结果与基于目测法的脑电图严重程度分度的一致性。
  2.3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访至3月龄
  比较背景活动的指标如振幅、不连续性、相对δ功率与3月龄发育商(DQ值)的相关性。
  2.4统计学方法:以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4组H1、H2、H3、H4 HIE患儿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比较四组患儿出生体重、头围、持续脑电图监测时的年龄、监测时间的差异;采用RxC列表的交叉分类资料的卡方检验比较四组患儿的性别比例、分娩方式的差异。采用RxC列表的X2检验,比较振幅整合脑电图与持续脑电图异常检出率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四组定量指标的差异,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随后的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用Bonferroni校正法,将检验水准调至0.0167(4组,两两比较3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患儿3月龄时GESELL量表的发育商的差异。振幅、不连续、相对δ功率与3月龄发育商(DQ值)的相关性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
  1.基本资料的比较结果
  四组患儿出生体重、头围、持续脑电图监测时的年龄、监测时间的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儿性别比例、分娩方式的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振幅整合脑电图与持续脑电图异常检出率
  持续脑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振幅整合脑电图,经 RxC列表的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定量指标的分析结果
  四组的定量指标最低振幅、最高振幅、不连续性、相对δ功率的比较,经Kruskal-Wallis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振幅:H1与H2组的最低振幅和最高振幅的比较,经 Mann-Whitney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从H2组、H3至H4组振幅逐渐降低,经Mann-Whitney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不连续性:从H1组至H4组不连续性递增,经Mann-Whitney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67)。相对δ功率: H1组与H2组的RDP的比较,经Mann-Whitney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从H2组、H3至H4组RDP下降,经Mann-Whitney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
  4.定量指标与3月龄DQ的相关性
  最高振幅、最低振幅、不连续性、RDP与3月龄DQ值比较,经Spearman相关分析,H1组、H2组、H3组(除去H4组),3月龄DQ值与最低振幅呈正相关(r=0.525,P=0.015);3月龄DQ值与不连续性呈负相关(r=-0.626,P=0.002);3月龄DQ值与相对δ功率呈正相关(r=0.749,P=0.000);3月龄DQ值与最高振幅无相关性(P>0.05)。
  结论:
  1.随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程度的加重,脑电图背景活动的连续性变差,振幅逐渐降低,相对δ功率逐渐降低。脑电图背景活动的振幅、不连续性、相对δ功率的定量分析与目测法对于足月HIE新生儿的脑电图活动的分度一致。
  2.最低振幅、连续性、RDP三联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预后。单一指标预测预后的价值较小。
  3.对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脑电图背景活动的异常检出率,持续脑电图高于振幅整合脑电图。持续脑电图可识别轻度异常脑电图,有助于早期干预,从而改善预后。
  4.持续脑电图可在病程早期的关键时间段实施连续、实时监测和评估;能早期、及时发现新生儿脑功能的异常变化及变化趋势。持续脑电图的定量分析可简化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脑电图的阅图难度,为产生一种客观的自动化脑电图分析方法奠定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