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以嘉陵江流域主要城市为例
【6h】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以嘉陵江流域主要城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2相关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意义和目的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2.1相关理论

2.2相关的城市规划理论

2.3本章小结

3 流域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①体系构建

3.1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3.2 评价指标的选取范围

3.3评价模型

3.4本章小结

4 嘉陵江流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4.1嘉陵江流域概况

4.2嘉陵江流域建设用地现状分析

4.3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趋势评价

4.4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评价

4.5本章小结

5 嘉陵江流域典型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5.1嘉陵江流域中上游城市评价——广元市中心城区

5.2嘉陵江流域中游城市评价——南充市中心城区

5.3嘉陵江流域中游支流城市评价——达州市中心城区

5.4本章小结

6 流域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规划策略

6.1流域综合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

6.2城市发展的紧凑目标

6.3精明增长的城市管理理念

6.5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不足之处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3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建设用地的需求持续上升,人地矛盾日益加剧,我国城镇发展的方式也逐渐由扩张式转向内涵式发展。城市盲目发展是土地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城市规模的增大带来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率低下、城市中心区开始衰败;另一方面,环境问题也在盲目扩张的过程中凸显,空气污染和水环境恶化、农耕用地减少、开敞空间的丧失等成为重要问题。因此,从城市土地合理配置、城市空间优化的角度来探讨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具有科学意义。
  在研究尺度上,本次以嘉陵江流域作为研究的范围。嘉陵江流域是我国西南流域的一个重要部分,流域范围跨越了四川、甘肃、陕西、重庆四省(市),嘉陵江水系周边城镇分布广泛,城市发展条件较好,同时又由于从上游到下游的自然基底的变化,各城市的空间布局、用地布局上都有很大差异。流域尺度的研究除了区域空间特征以外还包含了重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探索其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空间规划的结合关系,是山地人居环境研究中的重要议题。
  在流域评价研究部分,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向对嘉陵江流域主要城市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在定性分析部分研究了流域主要城市的人口、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发展的匹配程度,发现流域整体粗放发展的趋势明显;在定量研究部分研究了流域建设用地集约程度的分布情况,总体呈现出上下游集约度高,中游集约度低的特征,存在一定的阶梯化分布规律。
  在典型案例研究部分,基于评价结果,选取中游建设用地粗放趋势明显的三个城市(广元、南充、达州)进行具体分析,对比了城市总体规划目标与现状建设用地发展情况,从集约的角度提出粗放式发展的具体问题所在,并基于流域地形特征提出结构优化方向。在集约利用策略部分,分别从流域区域协调发展、总体规划的紧凑目标和精明增长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存量转型背景下的建设用地发展策略。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宏观评价在土地管理领域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本次研究是以人居环境研究为依托进行的跨学科研究,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技术和评价结果引入到城市规划领域,将宏观评价结果作为规划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目的是希望城市规划在制定发展方向和规划目标时能够更好地与土地发展相结合,另外,建设用地存量发展和集约利用已经是当前规划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掌握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是“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