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卒中后MCI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
【6h】

卒中后MCI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卒中后MCI的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1.一般资料

2.NC组、MCI组和VD组危险因素分析

3.MoCA得分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卒中后MCI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结果

1.一般资料

2.NC组、MCI组和VD组不同脑白质区域FA值的比较

3. 各脑白质区域FA值与各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1)探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MCI发生的危险因素;(2)运用磁共振DTI技术研究脑白质病变和卒中后MCI的关系,并探索卒中后MCI的可能发生机制。
  [方法](1)连续性观察在我院神经科住院的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14d内),共入组207例患者进行统一的认知功能评估(包括MMSE和MoCA量表)。根据MoCA评分将上述患者分成NC组(认知功能正常组,共28例)、MCI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共131例)和VD组(血管性痴呆组,共48例)。分别收集上述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相关临床指标和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三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的差异;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2)上述207例患者中共62例完成标准化DTI检查,根据MoCA评分分成NC组(共8例)、MCI组(共40例)和VD组(共14例)。分别选取胼胝体膝部、双侧扣带回前部、双侧前角周围白质、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内囊前肢、膝部、后肢、双侧外囊,胼胝体压部、双侧扣带回后部、双侧后角周围白质、双侧枕叶、双侧海马旁白质等24个脑白质区域进行DTI后处理分析并检测其FA值。分析三组间24个脑白质区域FA值的差异,同时分别对抽象能力、定向力、记忆力、命名能力、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语言能力和注意力等七大认知能力与24个脑白质区域的FA值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1)①MCI组、VD组患者与NC组相比,年龄较高、文化程度较低;②MCI组与VD组患者相比,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值较低、左侧颈动脉硬化程度较轻,脑萎缩和脑白质病变较轻;③MCI组与NC组相比,其双侧颈动脉硬化程度较重;④VD组与NC组相比,其双侧颈动脉硬化程度较重,脑萎缩和脑白质病变较重;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对上述危险因素与MoCA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均存在相关性,且P<0.05;(2)①MCI组与VD组相比,右侧扣带回前部、双侧前角周围白质、左侧内囊前肢、左侧后角周围白质FA值较高;②MCI组与NC组相比,左侧半卵圆中心、左侧扣带回后部、双侧后角周围白质、右侧海马旁脑白质FA值较低;③VD组与NC组相比,右侧扣带回前部、右侧半卵圆中心、左侧内囊前肢、双侧后角周围白质FA值较低;④抽象能力与各脑白质区FA值无明显相关性;⑤定向力与右侧半卵圆中心、胼胝体膝部、压部、左侧内囊前肢、双侧前角周围白质、左侧后角周围白质存在相关性,其中左侧后角周围白质呈明显相关;⑥记忆力与左侧内囊前肢呈明显相关;⑦命名能力与右侧后角周围白质、右侧海马旁脑白质存在相关性;⑧视空间与执行能力与双侧扣带回前部、胼胝体膝部、左侧内囊前肢、左侧视放射存在相关性,其中右侧扣带回前部、胼胝体膝部呈明显相关;⑨语言能力与左侧内囊前肢、左侧后角周围白质存在相关性,其中与左侧后角周围白质呈明显相关;⑩注意力与胼胝体膝部、左侧内囊前肢存在相关性;上述相关性分析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呈明显相关(P<0.01)。
  [结论](1)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下降除与高龄、低教育文化程度有关外,还与双侧颈动脉硬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萎缩和脑白质病变有关,提示大、小血管病变是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下降的重要危险因素;(2)认知功能下降患者较认知功能正常患者部分脑白质区FA值较低,提示认知功能的下降与脑白质纤维束髓鞘脱失及轴突断裂有关;特定解剖区域脑白质FA值与其相应认知能力有关,提示不同认知能力的下降与其相应皮层功能区与皮层下结构及皮层间脑白质纤维束的联系中断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