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碎片化学习视域下的大学生学习空间建构研究
【6h】

碎片化学习视域下的大学生学习空间建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已成常态。同时出现了随时随地可见碎片化学习行为,而碎片化学习理念恰好契合了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时空变化。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使得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构建新型的数字化教与学环境迈向了新的征程。作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新形态,各级各类教育学习空间的建构是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回馈和推手。特别是碎片化学习视域下的大学生学习空间,以学习者为中心,把握学习者学习行为特征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多元化学习资源和无缝融合的学习环境支持大学生自定步调学习,促进高效学习和思维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了高校教与学的系统性变革,实现了新型课堂内外教与学的个性化体验和知识管理。 本研究针对碎片化学习视域下的大学生学习空间在理论层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 重点梳理了大学生学习空间建构形成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以及碎片化学习和学习空间建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现状,并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 ② 基于碎片化学习视域下的大学生学习空间的深层内涵,深度剖析了多元智力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理论基础对本研究的理论指导意义。由此明确了本研究的主旨要义——强化学生学习、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③ 通过把握碎片化学习和大学生学习空间的概念,明确了大学生学习空间建构的目标原则以及价值取向,从而建构了碎片化学习视域下的大学生学习空间的理论模型。模型包含了理论层、实现层和目标层,理论层为大学生学习空间建构的基础,实现层是大学生学习空间建构的关键,目标层为大学生学习空间的发展起导向作用,也是其建构的目标所在。 ④ 明确了碎片化学习视域下的大学生学习空间建构的主要内容:一是把握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实现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的系统性变革,建构新型的课堂内外教与学体验;二是从多元化学习资源建构的角度提出大学生学习空间建构要融合慕课、翻转课堂等多元化学习资源渠道,实现最优学习支架,并通过搭建大学生学习空间资源创享的“众包”模式,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三是要基于教育管理者、教学指导者、学习主体在大学生学习空间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建立STS学习共同体,从而为学习者打造零距离学习社区。 ⑤ 从技术、资源、环境和建构主体等角度提出了推动碎片化学习视域下的大学生学习空间建构的发展路径。大学生学习空间建构应以技术为先导、内容为关键、环境为基础,以建构主体为抓手,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对大学生学习空间的技术支持作用,深度推进大学生学习空间的多元化学习资源服务内核作用,加强大学虚拟学习空间和物理学习空间的无缝融合,以及发挥大学生学习空间学习共同体的主动建构作用,从而不断推动大学生学习空间的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创新发展提供可行性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