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日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比较研究
【6h】

中日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文献研究的主要范围

2.2 赛前训练概念

2.3 有关赛前训练的时间学研究

2.4 有关赛前训练的训练学研究

2.5 有关赛前训练的生物学研究

2.6 我国国内有关日本游泳的研究

2.7 日本国内有关游泳赛前训练的研究

2.8 目前研究的不足

2.9 研究意义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中日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时间学比较

4.2 中日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训练学比较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结语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赛前训练是一项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工作,优秀运动员的训练实践证明,赛前训练的安排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运动员能否在重大比赛时表现出最佳竞技状态,创造出好成绩。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现场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对中日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探讨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规律性特点,提出改进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若干建议,为广大教练员提高训练效果提供参考。
  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教练较重视训练性比赛对运动员比赛经验和连续作战能力的培养,体现出“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但缺乏对全年训练竞赛安排的宏观把握,比赛与训练的协调安排欠合理,本研究认为训练性比赛安排不当干扰了冠军赛的赛前训练。
  2、我国教练赛前训练安排属于典型的微缩大周期安排,这一安排具有训练针对性强,专项训练突出,个性化训练明显的特征。
  3、两国教练员减量期都较注重个性化训练。我国教练减量期训练比较注重力量训练,这是我国游泳训练成功经验之一,应予以继承、发扬和创新,但对“练”、“休”协调安排有待进一步改进。
  4、两国教练在赛前负荷安排上各具特色。我国教练赛前训练负荷采用渐降式安排,有无氧混合训练占较大比重。日本教练赛前训练负荷采用跳跃式安排,呈现出节奏性、波动性及高原训练平原化特征。
  5、两国教练强化训练阶段周训练次数、训练内容基本相似,但训练课的组合方式存在一定差别。我国教练的周训练结构表现出内容搭配、课的组合不规则,超量恢复效应呈分散分布特征,在对最佳训练负荷组合效果的把握上尚需探索和改进。
  6、两国教练在赛前典型训练课表现出主项量占较大比重和方法手段、组织形式更加贴近专项比赛特点。我国教练赛前训练方法手段普遍比较单一,缺乏有效的组合性变化,“个性化”程度不高。

著录项

  • 作者

    梁荣发;

  • 作者单位

    广州体育学院;

    广州体育大学;

  • 授予单位 广州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大学;
  • 学科 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迟爱光;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861.102;
  • 关键词

    游泳运动员; 赛前训练; 组织形式; 身体负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