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流动与法律发展——以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户籍制度改革为研究对象
【6h】

社会流动与法律发展——以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户籍制度改革为研究对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社会转型与户籍制度改革

(一) 户籍与户籍制度

(二) 社会转型:户籍制度改革研究的新视野

二、着眼于户籍制度改革的社会流动研究

(一) 社会流动的两种概念

(二) 社会流动与社会转型的内在逻辑关系

(三) 户籍制度对社会流动的阻碍

三、从封闭到开放:社会流动与户籍制度的历史关联

(一) 社会结构重组与户籍制度的初步形成

(二) 户籍身份的确立与户籍壁垒的形成

(三) 顺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户籍制度改革

四、基于社会流动研究基础上的户籍制度分析

(一) 身份与社会阶层边界

(二) 户籍制度与城乡社会结构的二元分化

(三)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总体评析

五、户籍制度改革的立法构想

(一)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中的认识误区

(二) 户籍制度改革中的立法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户籍制度改革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普遍共识。整个社会都在呼唤并期待着该项制度的彻底改变。因应这样的社会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不断采取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来改变户籍制度尴尬的境况;学术界也对户籍制度改革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以寻求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指导。但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到目前为止,户籍制度改革仍然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本文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企图从法社会学的视角寻找户籍制度改革研究的新突破,并试图在探讨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为我国社会转型下的法律发展提供一个微观的分析视角。 户籍制度作为一项政府管理制度,隶属于行政法的范畴。因此作为法律制度之一种,必然遵循法律的一般规律。这是本文的一个基本的认识前提。在此前提下,文章认为对户籍制度改革进行探讨,必须置于当下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背景,在“法律”与“社会”互动关系中探寻户籍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文章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结构首先表现为社会阶层分化。当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时即意味着社会阶层在进行着分化和重组,而阶层的变化又以社会流动为机制和动因。没有社会流动的顺畅进行,阶层分化与重组是无法想象的。在社会流动-社会阶层分→社会结构变迁→社会转型这样的逻辑顺序中,社会流动是起始和关键所在。现行户籍制度正以其独特的“中国式内涵”,阻却了社会流动的进行,从而阻碍了中国社会整体的转型,也因此,户籍制度改革才显得具有必要性。此外,上述逻辑顺序也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在当下中国并非仅仅是简单的制度变革问题,它更是中国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大问题。户籍制度改革体现了法律对社会流动的一种现实应对,它是推动社会转型的重要一环。户籍制度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我国转型的整体进展情况,因此当下的改革很难一时取得理想的成效。二者如此的关系也表明了“法律”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联。 全文由引言、正文五部分以及结语组成,共约四万余字。 引言主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源起、研究现状以及文章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目的。指出了当下户籍制度改革研究的困境,提出要实现突破必须要寻找到新的分析视角,引起下面的探讨。 文章主体分为五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对作为文章研究对象的户籍制度进行解释,并指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关系。文章认为对户籍制度改革进行研究,应置身于社会转型背景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洞悉问题的本质所在。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在这部分笔者详细阐述了社会转型下社会流动、社会结构变迁以及户籍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把几个概念中间的逻辑联系展示出来,为文章搭起了逻辑框架。 文章第三部分试图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通过详细考察户籍制度在我国确立、发展、功能异化以及当前改革的状况,清晰地展现出户籍制度制约社会流动的历史过程。 第四部分深入分析了户籍制度为何制约了社会流动,并最终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转型,对户籍制度的不合理性给以深刻的批判。完成了前面的研究后,第五部分提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立法的建议。文章提出,户籍制度改革探讨不是在“存与废”的意义上进行的,而是在如何通过改革旧有制度、构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制度意义上的反思。未来必须要制定统一的《户籍法》,实现城乡一体化。 最后在结语中表明,户籍制度改革是当代社会转型的现实之使然,它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社会转型的状况,当下对户籍制度的探讨必须要深入到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进行,未来的改革任重道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