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侦查
【6h】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侦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 知识产权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一、知识产权概述

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概述

(一)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概念

(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特征

三、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

(一)国际知识产权保护

(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第二章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犯罪学分析

一、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人研究

(一)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人的概念

(二)研究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人的意义

(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人的特征分析

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研究

(一)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

(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特征

第三章 当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工作的难点与不足

一、刑事立法不完善

二、刑事执法与行政执法衔接不够,刑事犯罪与行政、民事违法难以区分

三、缺少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专门队伍,侦查人员办案能力和水平不强

四、犯罪活动复杂,调查取证难度大

五、 跨地区、跨部门的协调不够

六、多种社会因素干扰致使案件侦破无法顺利开展

第四章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侦查

一、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侦查的基本原则

(一)主动出击原则

(二)依法办案原则

(三)注重证据原则

(四)协作配合原则

(五)人赃并重原则

(六)打击和保护并重原则

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侦查的宏观策略措施

(一)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组织指挥

(二)加强经济案件侦查机构与队伍建设

(三)加强基础业务建设

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具体侦查措施

(一)对案情进行全面分析判断

(二)从犯罪嫌疑人入手展开侦查

(三)从侵权对象入手,顺线跟踪,发现犯罪嫌疑人

(四)及时发现、收集证据,进行鉴定,确认犯罪事实

(五)依法适时采取各种查缉措施和强制措施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也日益成为犯罪分子关注的焦点,据有关数据统计,知识产权犯罪已为联合国规定的17类跨国犯罪中最严重的犯罪之一。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展迅速非常之快,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知识产权犯罪不但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相反,却有越演越烈之势。究其原因,除了刑事立法上的缺陷外,知识产权犯罪日益猖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安机关对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不够,一系列的原因使得公安机关在迅猛而来的知识产权犯罪面前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公安机关对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工作的效率,以更好地履行其打击犯罪的职责,就成了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而本文正是为此目的服务的。 除引言部分,本文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共计三万余字。 第一部分,对知识产权以及知识产权犯罪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对知识产权犯罪的概念采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将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并给出了笔者自己的理解与分析。同时对知识产权犯罪的犯罪特征与法律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从法律与实践的层面上就知识产权犯罪给出一个总体上的认识。最后,对国际国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历史与趋势进行了简单阐述,这对我们未来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反思与启迪作用。 第二部分,笔者从犯罪学的相关角度,对知识产权犯罪人与犯罪行为等犯罪构成要素进行全面而详细的分析。首先对犯罪人与犯罪行为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意义进行阐述,其次对知识产权犯罪人的分析包括其职业特征、行业特征以及与被害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分析主要通过归纳犯罪行为的特征,进而找出其相应的活动规律。在此过程中,笔者参考了众多实证素材,力争做到理论和实务的有机结合,以体现侦查研究实践性强的特点。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当前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工作中的一些难点与不足。由于知识产权犯罪属于近年来发案量越来越多的案件类型之一,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公安机关对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远没有达到理解的程度。笔者从立法与执法、侦查部门内部与外部等角度出发,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这包括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的陈旧,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的专业队伍的缺乏,部门协调能力差以及体制上的一些弊端等,而知识产权犯罪这一犯罪类型自身的犯罪特性也给侦查工作带来了困难。第四部分是知识产权犯罪的侦查措施。首先,由于知识产权犯罪本质上仍然属于刑事犯罪,它与其它类型的犯罪活动有很多相同之处,传统的侦查理论与方法在这里仍然大有可为,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原则与体系在这里对知识产权犯罪侦查起着指导和统领作用,原有的侦查方法也会在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工作被大量用到,因此,本部分对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工作的总的原则和一般步骤与措施做了较多阐述,同时也是为了整体论述的系统性。但由于知识产权犯罪自身的特殊性,也需要我们在侦查工作中要运用到与之相对应的策略与措施,例如对经济信息系统的建设、对证据的及时收集,对赃物的控制,对相应产品的技术鉴定等都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而这些具体的措施往往是我们成功侦破案件的关键所在,本着点面结合、保留与创新相结合的思路,笔者在这些措施方面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