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刑事典型案例的指南作用
【6h】

论刑事典型案例的指南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 言

一、刑事典型案例的范围及类型

(一)刑事典型案例与刑事判例、刑事司法解释

(二)刑事典型案例的类型

(三)本文所指刑事典型案例范围

二、加强刑事典型案例指南作用的根据

(一)政策与法律依据

(二)哲学基础——对经验尊重

(三)实践形式——法官个案解释的客观存在

三、刑事典型案例指南作用的展开论述

(一)有助于法官解开某一犯罪构成的难点问题

(二)清晰出罪界线

(三)清晰量刑步骤

(四)充实概括性条款规定之内容

四、加强刑事典型案例指南作用的制度探讨

(一)刑事典型案例的发布主体

(二)刑事典型案例的效力定位

(三)刑事典型案例的产生过程

(四)刑事典型案例的整理、汇编

结 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开始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发布典型案例供全国各级法院审判工作参考,这一做法引起了学术界对判例制度热烈的探讨,但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判例制度并未如期建立,研究判例的热忱也逐渐冷淡下来。就在理论界的讨论趋于平寂之时,2002年起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法院等地方法院先后试行的“案例指导制度”和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中“规范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的规定使判例问题又再次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指导案例展开研究,从理论上对实践中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客观现象做出回应。另一方面,普遍的刑事规则与具体的个案相衔接的过程中,除了刑事法律和刑事司法解释,法官还会自发的依据先前判决对案件进行处理。本文认为通过加强刑事典型案例的作用,对法官适用法律的行为予以指导,可以减少普遍的刑事规则与具体的个案相衔接过程中的偏差,这是文章写作的直接导因。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刑事典型案例的类型及范围。首先对刑事典型案例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将其内涵界定为:刑事典型案例是由各级人民法院通过特定的程序发布的旨在为法官审理案件提供借鉴和指导,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刑事判决范例。对刑事典型案例与刑事判例、刑事判决和刑事司法解释的概念进行了区分。其次,对法院系统发布的两类刑事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文所指的刑事典型案例的范围进行了界定。本文所指的刑事典型案例的范围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刑事典型案例(载体是《公报》和《刑事审判参考》)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法官审判活动的刑事典型案例。
  第二部分:加强刑事典型案例指南作用的根据。这部分从政策及法律依据、哲学基础和实践形式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刑事典型案例指南作用的根据。第一,《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的规定和肖扬的两次答复为加强刑事典型案例的作用提供了政策性的支持,让我们看到了案例指导制度在中国的前景;接下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加强刑事典型案例作用的法理基础进行了阐述:⑴同案同判是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必然选择。⑵加强刑事案例的指导作用,符合人的认识规律,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司法资源。第二,对经验的尊重是加强刑事典型案例作用的哲学基础。第三,法官个案解释是一种客观存在,个案解释具有普遍性。法官个案解释的客观存在是加强刑事典型案例作用的实践形式基础。
  第三部分:刑事典型案例指南作用的展开论述。本部分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刑事典型案例的指南作用。第一,有助于法官解开某一犯罪构成的难点问题。犯罪构成是定罪的根据,法官在依据犯罪构成这一抽象标准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时,都需要抽象出相应的标准,进而对案件进行处理。在遇到疑难复杂或容易产生争议的案件时,法官对个案犯罪构成的把握会出现偏差,刑事典型案例可以通过对具体案件的处理深化法官对犯罪构成难点的理解,减少对犯罪构成把握的偏差。第二,清晰出罪界线。《刑法》第十三条的但书具有出罪功能,但该规定具有模糊性,刑事司法解释关于出罪方面的规定充实了但书规定的内容,清晰了出罪界线,但仍不具体。刑事典型案例可以和刑事司法解释形成互补,共同清晰出罪界线。第三,清晰量刑步骤。我国现阶段,量刑过程模糊,量刑不均衡现象突出。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论证了刑事典型案例可以消解、统合量刑过程中法官价值经验的多样性;指导法官适用量刑情节和把握量刑标准,从而清晰量刑步骤,加强量刑的统一性和均衡性。第四,充实概括性条款规定之内容。刑法中抽象概括性条款很多,刑事典型案例以个案的形式充实定罪量刑标准,给法官提供一个具体的、直观的、可供操作的标准。
  第四部分:加强刑事典型案例指南作用的制度探讨。分析了如何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框架下加强刑事典型案例的指南作用,经过分析认为:各级人民法院都可以发布刑事典型案例,但不同级别法院发布的刑事典型案例应该有一定的效力层次的。现阶段,刑事典型案例只具有指导效力而不具有强制法律约束力。接下来分析了刑事典型案例的产生过程,包括刑事典型案例的选择标准和产生程序两个方面。最后阐述了刑事典型案例的整理、汇编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