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知技术抗辩在专利侵权案件中的适用
【6h】

公知技术抗辩在专利侵权案件中的适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一、案情简介

(一)基本案情

(二)原被告双方的意见

(三)法院的判决

二、争议焦点

(一)被告以公知技术抗辩是否成立

(二)被控侵权产品技术方案与涉案专利技术是否等同

三、相关争议与分歧

(一)关于公知技术抗辩认定标准的争议

(二)关于公知技术抗辩的认定方法的争议

(三)等同原则认定标准的总体比较

四、研究结论

(一)公知技术的认定

(二)公知技术抗辩原则的适用

(三)等同原则的认定标准

(四)本案引发的再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据统计显示,近年来专利侵权案件逐年上升。在实际商业生活中,试图未经许可而使用他人专利技术的人总是狡猾的,他们可能对相关技术特征做些改变,从而逃避侵权的指控。面对这一普遍存在的侵权现实,法官通过将专利权人的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扩大到其等同物,从而使以等同的技术特征窃取他人的专利技术的行为被判定为侵权,这就是所谓等同原则理论。等同原则理论在专利侵权判定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而对等同原则认定标准的积极探索又是世界各国专利界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就司法实践来说,对等同原则认定标准的深刻把握,无疑对专利侵权的判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面对专利权人的等同侵权指控,被控侵权人并非束手无策,其可以采取公知技术抗辩,以否定侵权的成立。在2008年修订《专利法》之前,我国《专利法》并没有直接规定公知技术抗辩,它是根据专利制度正常运作的实际需要,为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专利制度更为合理,从我国民法的有关规定以及《专利法》的其他有关规定中推导出来的。一方面,公知技术抗辩在我国的专利制度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受到司法机关和专利行政部门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另一方面,由于新修订的《专利法》中虽然对公知技术抗辩直接做出了规定,但是对公知技术抗辩的适用范围、适用标准依然存在不同的意见,故对公知技术抗辩这一课题的研究对立法和司法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本论文由引言、案由、争议焦点、争议与分歧意见、研究结论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对整篇论文做了一个大致的介绍以求获得整体认识。案由部分对整个案情做了详细的阐述,其中包括原被告双方的辩论意见以及法院的判词。在争议焦点部分根据案情归纳得出两个争议焦点,一个为被告以公知技术抗辩是否成立,另一个为被告侵权产品的技术方案与涉案专利产品的技术方案是否等同。争议与分歧意见部分主要讨论目前国内存在的公知技术抗辩认定标准和等同原则的认定标准的主要观点。在研究结论部分,根据目前有关公知技术抗辩认定标准和等同原则的认定标准方面的主要观点,得出公知技术的认定、公知技术的适用范围、公知技术抗辩认定标准和等同原则的认定标准等研究结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本案进行重新认识并得出相关结论,同时对我国有关方面的立法和司法提出一些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