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东省大学生男子乙组篮球队群体凝聚力的研究
【6h】

广东省大学生男子乙组篮球队群体凝聚力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关于群体凝聚力定义及相关理论的研究

2.2 国外关于运动队群体凝聚力测量工具的研究2.2.1 心理学测量方法的研究

2.3 凝聚力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现状研究

2.4 国内关于运动队群体凝聚力的研究

2.5 国内篮球运动群体凝聚力相关研究的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广东省大学生男子乙组篮球队群体凝聚力的特征分析4.1.1 广东省大学生男子乙组篮球队群体凝聚力的现状分析

4.2 不同档次球队群体凝聚力水平的比较

4.3 群体凝聚力水平各维度得分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

4.4 影响广东省大学生男子乙组篮球队群体凝聚力水平的因素研究

4.5 大学生男子篮球队群体凝聚力建设的探讨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8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9 附件

附录 1 群体凝聚力影响因素问卷效度检验表

附录 2 专家问卷调查表

附录 3 运动队群体凝聚力调查表

展开▼

摘要

高水平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方面,我国长期实行体工队建制,这种带有明显的计划色彩、片面强调运动能力的提高而忽视运动员文化素质培养的体制造成了我国篮球人口规模偏小、后备人才储备不足、专业选手文化素质偏低及退役后就业渠道不畅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很多人提出,中国篮球应当借鉴国外青少年篮球运动的组织经验,把业余训练体系深深地扎根于校园之中,构筑一个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的“金字塔”型篮球人才培养体系,固本方可清源,根深才能叶茂。从而以庞大的篮球人口基数保证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实现普及带动下的提高,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大学生篮球联赛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面向高校、面向社会,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篮球人才为目标,采取社会化、产业化运作模式的大学生专项运动联赛。广东省大学生篮球队中既有广东工业大学这种中国大学生超级联赛的传统强队,也有广州体育学院这样的体育学院队伍,还有汕头大学这样的CUBA四强队伍。一年一届的广东省大学生篮球联赛在2011年共吸引了全省76所重点高校、130支队伍、2000多名大学生运动员的直接参与,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可以说广东省大学生篮球队走在了我国“体教”结合模式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前列,为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一条可行性很高的道路。
  研究以参加2010年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篮球联赛男子乙组的篮球队群体凝聚力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大学生男子乙组篮球队群体凝聚力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与其他研究中高水平运动队进行比较,再把不同水平的球队进行分组比较,探讨群体凝聚力水平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得出大学生男子篮球队群体凝聚力的建设方法。给其他篮球运动队群体凝聚力的建设提供借鉴参考,从而从总体上提高我国大学生篮球队的水平。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结论:
  (1)参加2010年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篮球联赛男子乙组比赛的篮球队群体凝聚力总体水平不高,并且参差不齐,群体凝聚力高的队伍少。
  (2)不同档次的球队的群体凝聚力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球队名次与凝聚力水平具有较高的相关关系。
  (3)广东省大学生男子乙组篮球队中群体凝聚力在群体任务对个体的吸引(IAG—T)、群体社交对个体的吸引(IAG—S)、群体任务一致性(GI—T)三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群体社交一致性(GI—S)上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影响广东省大学生男子乙组篮球队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四大部分,依贡献率排名分别为:制度与满意度因子(19.497)、协调与稳定因子(18.725)、归属因子(17.992)、经验因子(12.227)。
  建议:
  (1)篮球运动队凝聚力的外在表现通常称之为“团队精神”,是一支队伍能否来取得良好运动成绩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教练员使用群体环境问卷测定队伍的团体凝聚力状况,然后根据测定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球队的凝聚力水平,使其为更好的提高运动成绩服务。
  (2)本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队伍在群体交往一致性这个维度上普遍存在着得分不高的现象,这也是导致部分球队凝聚力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建议教练员在球队训练和比赛之外多组织一些有利于球队建设的集体性交往活动。
  (3)在队伍的凝聚力建设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主导做用以及队员的“主人翁”意识基础之上,通过制定制定有效的团队规范和设定明确一致的目标,并以良好的沟通机制作为保障来培养培养队伍的凝聚力。
  (4)本研究由于水平和条件的限制,本文只调查参加2010年广东省大学生篮球联赛男子乙组的12支队伍,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够广。无法对我国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作进一步更为细致、详尽的工作。希望后来者完善这些工作,使团体凝聚力的培养更具有可控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