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信息论角度看法律汉语翻译中的增译与减译
【6h】

从信息论角度看法律汉语翻译中的增译与减译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nformation theory and translation

2.2 Contrastive studies on redundant information in common English and Chinese

Chapter Three Features of Legal Language and Criteria of Legal Translation

3.1 Features of legal language

3.2 Criteria of legal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Redundant Information in Legal Translation

4.1 Study on redundant information in forensic perspective

4.2 Study on redundant information in the legal cultural perspective

Chapter Five Application of Amplification in Compensating for Redundant Information in Legal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5.1 Amplification for grammatical requirements

5.2 Amplification for semantic requirements

5.3 Amplification for cultural requirements

5.4 Amplification required because of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Chapter Six Application of Ellipsis in Compensating for Redundant Information in Legal Chinese Translation

6.1 Ellipsis for grammatical requirements

6.2. Ellipsis for semantic requirements

6.3 Ellipsis for cultural requirements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下,法律翻译,作为中西方交流的桥梁,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事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目前对法律翻译的需求越来多,然而法律翻译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由于法律文本有其自身的特点,法律翻译具有很强的跨专业性,其不仅需要译员具备扎实的语言和翻译功底,还需要相当深厚的法学造诣。
  本文借鉴信息论中的冗余信息理论,试图通过对法律语言特征的研究来深入探讨汉英法律翻译的标准问题。基于法律语言的特点,笔者归纳出以下两条原则:忠实原则与实现有效交流原则。鉴于法律文本的文体会影响其法律效力,忠实原则要求译文不仅忠实反映原文本的信息而且要忠实于原文的文体。此外,根据Susan Sarcevic的观点,法律翻译不应仅仅被视为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法律机制下的交际行为,因此实现有效交流的原则也应该成为衡量法律翻译的标准之一。
  冗余信息是日常交际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是语言使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众所周知,英汉两个民族不仅在普通语言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在法律语言及法律文化方面也相差甚远。一般情况下,在法律翻译过程中译语文本的读者的信道要比原语文本的信道要窄而且原语的冗余信息一般不符合译语文本读者的信道,即冗余失衡。鉴于此,译者只能借助于调节冗余信息的方法来弥补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冗余失衡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两种调节冗余失衡的方法,即增译与省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