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交往对自我认知影响的探索性观察分析
【6h】

网络交往对自我认知影响的探索性观察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引子

二、网络交往与自我认知

(一) 交往与虚拟社会

1.关于交往

2.虚拟与虚拟社会

3.网络交往

(二) 交往与自我

1.自我与自我认知

2.交往与自我

(三) 虚拟社会与自我

1.网络之镜

2."第二媒介时代"的自我重构

(四) 结语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

(一) 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1.档案分析

2.观察法

3.访谈

四、网络交往对自我认知影响的探索性观察分析

(一) 访谈与发现

1.我们都是魔兽玩家

2.BBS版主的科技梦想

3.校内网的另一个自我

(二) 结论

1.从个案分析看网络交往对自我认知的影响

2.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交往”和“媒介”是两个对人类发展史有着重要意义的概念。伴随着对人类自身的探索和发现,人们对这两个课题的考察从未停止。在现代传播学形成以前很久,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一个宏观的立场上,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研究了人类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各种现象,尤其说明了精神交往活动对于人本质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人是通过大脑动员全部感觉器官与外界的交往全面占有了自己的本质。人们通过建立各种关系,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人们在社会中活动,又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不断地发现、调整并认可自己。并且,随着交往的多样和复杂,通过自由自觉的能动性的不断运用,人的感官在原来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灵敏,是不断丰富的交往使我们拥有了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使我们的听觉和视觉器官而不在是仅仅基于生命活动需要的听和看。人的大脑和感官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构成了一部人的精神交往的发展史。20世纪后期开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人类的交往开始发生变化。网络技术以其独特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环境,在技术的支持下,现实的存在以数字化的方式转化为虚拟的存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存在也以数字化的方式转化成为虚拟的存在,一个比现实更恢弘的新的空间从此诞生——虚拟空间。
  虚拟空间的存在从时间和空间上改变了人类传统的交往方式,人们从忙碌和重复的现实生活中挣脱出来,坐在电脑前,通过一条条光缆建立起各种各样的联系,这种联系促进了虚拟社会的形成。这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人们抛弃了现实生活给予的身份,不在计较名字、相貌、肤色,甚至性别;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万能的神,根据自己的理想创造出自我——虚拟身体,作为自己现实的一个分身投入到丰富多彩的虚拟交往中去。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并存,人们通过交往分别在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发现自己、认可自己。虚拟社会开始与现实社会一起对人的成长发挥作用。于是,人们投身到新的领域,开始了新媒介环境下人的成长机制的探究,马克·波斯特是其中的代表。波斯特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和后结构主义的精髓,在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媒介看为一种物质,提出了构建他的“第二媒介时代”的核心范畴“信息方式”。面对虚拟世界的极具争议性的问题:网络交往这种虚构的自我会不会与现实中的自我冲突,从而导致自我分裂?马克·波斯特基于自己的理论和研究持积极的态度,他用大量论证说明,网络交往所导致的虚拟自我的表达平衡了现代社会对自我的束缚,使主体可以由多种角色加以表征和诠释,让人们在现代生活的疲惫和乏味中找到了一种释放和抚慰。他认为,网络交往为人们展示了一种理解自我的前景,自我概念的建构本身成为一种主观能动的规划。鉴于当下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与波斯特等学者研究所基于的各地区时代背景的不同,本研究试图将网络交往置于现阶段的中国背景下,以青年网络交往主体为对象,以期对“网络交往对自我认知影响”这一课题做探索性的研究尝试。
  本研究通过搜集分析有关网络交往与自我认知的相关研究成果确定研究框架,并把网络交往和自我认知的概念作操作性定义:网络交往为使网络交往的几大形式,如网上聊天、公共交流平台、网络日记、网络游戏等,其中任何一定,并在使用过程中达到一定的情感投入的,均属于网络交往;自为认知就是对自我的感知,涉及到个体对自身各个领域的知觉,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以及心理自我。通过对网络游戏玩家、BBS版主和校内网用户通过追踪观察和个案访谈分析,研究发现,随着网络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当代青年网络用户对网络自我认知比原来更成熟。结论有四:一是网络空间是现实的延伸,现实社会规范对网络社会同样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二是网络交往克服了现实交往障碍,有利自我成长;三是个人在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过程中存在一种自我肯定的平衡机制,当线上不能完成自我肯定时,主体的注意力就会转向线下寻找自我肯定,反之亦然;四是网络交往角色的扮演有利于个体成长的社会化,让自我发展更具主观能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