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作用观发展探究
【6h】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作用观发展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马克思、恩格斯宗教作用观之形成轨迹

(一)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形成背景

(二)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嬗变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消极社会作用的论述

(一) 宗教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工具

(二) 宗教是阶级之间利益斗争的神圣外衣

(三) 在阶级社会里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积极社会作用的认识

(一) 基督教之于西欧社会的积极作用

1. 中世纪基督教对文化的传播和保护

2. 中世纪基督教的社会整合作用

3. 中世纪基督教对近代西方科学发展的催化作用

(二) 原始宗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1. 原始宗教的社会整合和文化传承作用

2. 艺术形式是原始宗教的伴生物

(三) 宗教的人文关怀作用

四、对马克思、恩格斯宗教作用观的论域扩展

(一) 宗教社会作用的复杂性和两重性

(二) 宗教与动态社会的关系

1. 宗教与社会冲突

2. 宗教与社会变迁

五、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对马克思主义宗教作用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 列宁对宗教社会作用的主要认识

(二) 中国共产党对宗教作用问题的理论和实践阐析

1. 把握宗教现状,重视宗教调查和研究

2. 妥善处理政教关系,增强政府管理引导作用的实效性

3. 充分利用宗教中的道德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作为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宗教社会作用观,是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与社会作用,有效开展宗教工作的理论前提。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时常被忽视,但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问题的独特见解和精彩论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说的基本框架,进而在宗教学说发展史乃至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在世俗领域还是在宗教领域,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无论在思想观点还是在研究方法,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观都是深刻隽永的。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宗教观及其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之一,不仅为当前全面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及演变趋向,制定和实施现阶段的宗教政策、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成为推进宗教研究,提升研究水平的指导思想。因而,系统、全面、完整、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把握其精神实质,探索其在中国的应用及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宗教社会作用论为视角,着力于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历史演进轨迹。遵循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说明立足于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发挥其积极作用,遏制其消极作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文的主要内容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简要叙述马克思、恩格斯宗教社会作用观的形成过程,对宗教社会作用的分析和看法是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构成因素,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形成过程即他们宗教社会作用观的形成轨迹。第二部分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中宗教消极社会作用的内容。首先,宗教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工具。其次,宗教是阶级之间利益斗争的神圣外衣。最后,在阶级社会里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斗争的历史任务使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末高度关注宗教在阶级社会中维护剥削制度的灵光圈作用。第三部分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积极作用的基本观点。第四部分通过对西方宗教社会学理论的解读,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社会作用的理论并非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思想成果的结果。最后一部分则以阐述无产阶级政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作用观的继承和发展为切入点,提出立足于现阶段我国宗教的现状与作用,充分发挥宗教积极作用,引导宗教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相适应的对策建议与基本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