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货物相符规则研究
【6h】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货物相符规则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一、CISG货物相符规则概述

(一)CISG货物相符规则的内涵与特征

(二)CISG第35条立法沿革

二、CISG货物相符规则的具体适用与解释

(一)CISG第35条第1款的具体适用

(二)CISG第35条第2款的具体适用

(三)卖方第35条第2款下责任的免除——第35条第3款

(四)CISG第35条的内部冲突与协调

三、CISG货物相符规则中的证明责任

(一)CISG中的证明责任问题概述

(二)CISG货物相符规则中的证明责任分配

四、中国裁判机构适用CISG货物相符规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法律分析和推理过程过于粗糙

(二)滥用“通情达理的人标准”确定合同内容

(三)未合理运用风险转移规则划分货物被禁止进口的风险承担

(四)改进建议

结 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作为调整国际货物买卖的一部国际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CISG)被广泛适用于世界各地。自CISG于1988年生效至今,各国法院、国内国际仲裁机构已经积累了与CISG的适用和解释相关的大量案例,其中大多数案例都是围绕“货物相符”问题发生的。“货物相符”是每一个买卖法的核心问题,对CISG货物相符规则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既有利于促进CISG统一适用,进而实现统一国际货物买卖法的目标;也可以为裁判机构正确适用CISG货物相符规则的相关条款提供积极的理论指引;同时有利于增强国际货物贸易当事人对纠纷处理结果的预见性。
  本文在系统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完整地阐述适用CISG第35条所涉及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如何理解CISG第35条各款的含义?“口头证据规则”是否适用于由CISG调整的国际货物买卖纠纷?卖方的货物相符义务是否受买方所在国或货物使用地所在国公法规范约束?验货对货物相符义务的影响?如何协调第35条各款之间的冲突?CISG是否以及如何规范货物相符规则中涉及的证明责任分配问题?等等。
  全文约五万余字,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CISG货物相符规则概述。本部分对本文研究对象“CISG货物相符规则”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通过与国内、国际立法进行比较分析,揭示CISG货物相符规则的特征;采用历史分析方法,梳理CISG第35条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CISG货物相符规则的具体适用与解释。本部分主要采用文本分析和案例实证分析方法,对CISG第35条各款各项的具体适用进行详尽的剖析。首先对适用第35条判断货物是否与合同相符的核心考量因素和分析思路进行阐释。其次,对如何判断买方是否具备第35条第3款规定的“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状态进行批判性分析,并指出买方拒绝验货对卖方能否免责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后,揭示第35条款项之间的内部冲突,并归纳出协调冲突的基本思路。
  第三部分:CISG货物相符规则中的证明责任。本部分通过分析CISG有关条款,指出证明责任分配问题属于CISG调整范围内的事项。根据CISG第7条第2款,提出应区分不同要件事实,分别适用“规则—例外”原则、“证据就近”原则以及“表面证据”理论,分阶段地对证明责任进行分配。
  第四部分:中国裁判机构适用CISG货物相符规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本部分归纳中国法院和CIETAC适用CISG第35条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