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谣言及其法律规范研究
【6h】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谣言及其法律规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研究起源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框架

一、 谣言及其形成过程

(一)谣言的概念

(二)谣言的产生过程

二、 网络谣言的概念、特征及传播动因

(一)网络谣言的概念

(二)网络谣言的分类

(三)网络谣言的特征

(四)网络谣言传播动因分析

三、 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

(一)网络谣言的传播方式

(二)网络谣言传播机制

四、 周克华事件网络谣言形成分析

(一)事件回放

(二)辟谣过程

(三)由此产生的影响

(四)主流媒体回归民众的信任

五、 我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现状

(一)我国相关法律规范现状

(二)国外法律法规借鉴

(三)网络实名制现状

六、 寻找网络言论自由与法律规范的平衡点

(一)言论自由,警惕言论领域的寒蝉效应

(二)网络言论双刃剑,警防权威话语失真

(三)网络舆论生态治理

(四)铲除网络谣言繁衍的社会土壤

(五)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以正视听

全文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以微博、论坛为代表的新的网络工具正以庞大的用户群和频繁广泛的使用成为网络媒介的代表,而网络谣言也随着这些工具的流行而变得更活跃。网络谣言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主要包括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和手机等新媒介载体为主的传播方式,表现出比传统谣言更快的传播速度和更广的传播范围,具有超强感染性、内容逼真化和高度浓缩型等新特点,由此带来的社会危害性往往也比传统谣言更为突出。本文选取2012年中发生的两起网络谣言事件——“武汉质监局领导出行四人抬轿”和周克华事件为典型代表,实证分析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以及受众的心理影响和变化。在网络谣言治理方面,指出我国在应对网络谣言方面的法律和监管体系方面的不足,并罗列出世界主要国家应对互联网监管事业的法律规范和其他辅助性的机构、技术等措施提供借鉴和学习。应对网络谣言,管制和治理是净化互联网环境的必须之道,打击网络谣言刻不容缓,但事物的两面性又决定了矛盾的存在,如果过度惩治网络谣言势必会限制网络言论,受众由于害怕受到法律制裁和责罚,往往保持缄默,甚至于有心辟谣发表正确性引导的言论的受众也会因此沉默而引发寒蝉效应,同时造成言论阻塞并剥夺受众的言论自由权,这对于公权力倾听民意,受众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来说反而不利。因此,在言论自由和网络谣言规制之间需找一个有力的平衡点是现阶段应对网络谣言治理的有效路径,主要从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能力、鼓励言论自由和建立专门的互联网法规来共同塑造健康、优质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这不仅是全文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也是此篇论文的研究价值所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