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网络表达的法律规制与保障——以网络实名制度为线索
【6h】

论网络表达的法律规制与保障——以网络实名制度为线索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网络表达的一般理论

(一)表达自由释义

(二)网络表达界定

二、网络实名制度——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一)网络实名制度释义

(二)网络实名制度的提出和发展

(三)网络实名制度之争及其实质

三、网络表达的法律规制

(一)对网络表达进行法律规制的法理依据

(二)典型网络表达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事例分析

(三)实行网络实名制度是规制网络表达的重要手段

四、网络实名制度下表达自由的法律保障

(一)典型网络表达被侵害案例分析

(二)网络实名制度下表达自由的法律保障之法理基础

(三)网络实名制度下表达自由的法律保障之举措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网络的出现和普及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借助网络,人们可以直观便捷地获知信息、交流思想、表达利益诉求,新兴的网络社会由此建立。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增强,民众需要表达,亦渴望表达。但在实际生活中,网络中出现了侵权性的表达,这种表达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秩序,造成了网络社会的混乱无序。近年来被报道出来的相关案例不胜枚举,且大有层出不穷之势,因此有必要对网络表达进行合理规制,让网络表达恢复到正常的规范性的路径上去。毕竟,网络社会也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和拓展。
  出台并实行网络实名制度,目的之一便是为了规范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实行网络实名制度对于合理规制网络表达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网络实名制度本身又是一项带有强烈技术性色彩的制度,它要求网络用户在网络表达前预先用真实有效的身份登记注册。这也就使得网络实名制度具有了定位、追踪的功能。实行网络实名制度以后,民众的网络表达便可以随时被掌控被追踪。这固然可以有效打击网络违法犯罪,但对于绝大部分“善良”的网民来说却是一种压力、负担。民众背负了压力、负担,表达也就不真实、不自然,甚至拒绝表达。因此,有必要在实行网络实名制度的背景下对表达自由进行法律保障。
  网络表达的法律规制与法律保障,二者看似矛盾却并不矛盾。无论是规制还是保障,目的都是为了让网络社会规范有序运转,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让网络主体充分享受网络所带来的便利。这也是规制和保障网络表达的根本之所在。
  本文探讨的主题,就是如何在实行网络实名制度的背景下,既合理规制网络表达,又保障网络表达。
  全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正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网络表达的一般理论。首先,对表达自由从内涵和外延的角度进行界定,分析了表达自由的重要价值,论述了表达自由的限度;其次,论述了网络表达,着重从网络表达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较之于传统表达的新特点两个角度予以说明,并对网络表达的社会影响力作了概括性论述。这一部分是本文的基础理论。
  第二部分,网络实名制度概述。对网络实名制度的概念、提出和发展、有关网络实名制度的争论及争论背后的实质进行了论述。
  第三部分,网络表达的法律规制。首先阐述网络表达法律规制的法理基础;接着,结合并通过选取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案例予以分析说明;最后论述了网络实名制度是规制网络表达的重要手段。
  第四部分,网络实名制度下表达自由的法律保障。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选取了近年来的发生的四个社会热点事件、案例用以论述网络表达被他人侵害的事实和风险;其次,对网络实名制度下表达自由法律保障的法理依据做了分析说明;最后,对在网络实名制度实行的背景下保障网络表达的举措表达给出了建议。
  本文从网络表达的一般理论出发,结合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案例,在网络实名制度即将付诸实施的情况下,对网络表达自由的法律规制和法律保障进行充分论述,就如何使网络表达规范有序、网络社会健康运转提出建议。然而,网络表达的法律规制和法律保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在实践中,要想彻底实现网络法治,需要完善立法、公正司法。同时,还需要合理定位政府在网络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需要网络技术的保证,需要人们素质的提高。而这也对我国的网络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必将推动我国网络法治的进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