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赔偿从宽”量刑情节研究
【6h】

“赔偿从宽”量刑情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赔偿界定

(一)赔偿的概念

(二)赔偿的法律性质

(三)赔偿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二、“赔偿从宽”量刑情节的正当性基础

(一)“赔偿从宽”的理论基础

(二)“赔偿从宽”的文化基础

(三)“赔偿从宽”的需求基础

(四)“赔偿从宽”的价值基础

三、“赔偿从宽”量刑情节司法适用现状考察

(一)“赔偿从宽”的规定情况

(二)“赔偿从宽”适用的罪名情况

(三)“赔偿从宽”的文书表述模式

(四)“赔偿从宽”的适用效果

四、“赔偿从宽”量刑情节适用问题分析

(一)适用任意性大

(二)与综合考虑因素的关系笼统

(三)适用的独立性不明

(四)赔偿相关的量刑信息考察不足

五、“赔偿从宽”量刑情节适用完善建议

(一)完善“赔偿从宽”量刑制度

(二)构建“赔偿从宽”相关配套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刑事领域里的被告人赔偿,是被告人对被害人的损失弥补。“赔偿从宽”量刑情节是酌定从宽的量刑情节之一,在被告人积极自发的对被害人进行了赔偿的前提下适用,主要被广泛运用于人身损害型或财产损害型的案件中。赔偿本质意义上是被告人民事责任的承担,但由于其能反映被告人人身危险性和被告人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双重减小,能表明被告人特殊预防必要性的降低,因此在具体的裁量中,法官据此可以对被告人给予一定程度的从宽处罚。本文对“赔偿从宽”量刑情节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梳理,在考察该情节司法适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了“赔偿从宽”量刑情节在具体适用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而提出了“赔偿从宽”量刑情节适用完善的建议。
  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为五部分,约3.7万字:
  第一部分,赔偿界定。对本文研究的赔偿进行了全面的概述,首先,赔偿是指在刑事犯罪领域内,被告人基于自身犯罪行为而给予被害人或被害人家属的补偿,由于其一般在案件发生之后、未宣告判决之前进行,因此通常被称为先行赔偿;其次,关于赔偿的法律性质虽然学界有三种观点,即赔偿为民事、修复、刑事责任的承担,但赔偿实质来说仍是民事责任的承担;最后,赔偿与退赔、判决赔偿、责令赔偿存在异同,不能彼此混淆。
  第二部分,“赔偿从宽”量刑情节的正当性基础。首先,“赔偿从宽”有理论基础的支撑,恢复性司法及特殊预防理论构成了其理论基石;其次,“赔偿从宽”有文化基础的支持,是儒家思想“和”文化在刑事领域内的运用;再次,“赔偿从宽”有需求基础的撑持,是被告人、被害人、国家三方利益诉求的体现;最后,“赔偿从宽”有价值基础的赞同,是司法公平、民主、和谐和刑法效益价值理念的彰显。
  第三部分,“赔偿从宽”量刑情节司法适用现状考察。首先,对“赔偿从宽”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实施细则中的规定情况予以了考察,包括对“赔偿从宽”的从宽幅度、适用时的综合考虑因素及具体规定作了详细考究;其次,对“赔偿从宽”适用的罪名予以了考察,从具体案例入手考察“赔偿从宽”适用罪名的现状;再次,对“赔偿从宽”的文书表述模式进行了考察,发现了其四种文书表达模式,即“认罪、赔偿——从宽”模式、“认罪、赔偿、谅解——从宽”模式、“赔偿——谅解从宽”模式、“赔偿、谅解、悔罪——从宽”模式;最后,对“赔偿从宽”的适用效果进行了考察,得出了该情节能够影响具体刑种刑罚适用,影响具体刑罚执行方式,影响案件改判,影响刑罚启动的结论。
  第四部分,“赔偿从宽”量刑情节适用问题分析。首先,“赔偿从宽”存在适用任意性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其适用实践与规定不符,文书中欠缺量刑说理两方面;其次,“赔偿从宽”与综合考虑因素的关系笼统,主要表现在其与犯罪性质的对应性模糊,与赔偿能力的关系定位不准,赔偿数额的确定性不强,赔偿态度的实践考究不多四个方面;再次,“赔偿从宽”适用的独立性不明,主要表现在其适用受认罪、悔罪态度、被害人谅解等酌定从宽情节的制约;最后,赔偿相关的量刑信息考察不足,法官往往认赔为宽,对与赔偿相关的,能反映被告人人身危险性及行为社会危害性的信息未予以充分重视,易导致量刑失衡。
  第五部分,“赔偿从宽”量刑情节完善适用建议。为解决“赔偿从宽”的适用问题,从完善“赔偿从宽”制度本身和构建相关制度两个方面着手。建议在完善“赔偿从宽”制度本身上,明确“赔偿从宽”为法定的量刑情节、明晰“赔偿从宽”与考虑因素的关系、确切其他酌定从宽情节对“赔偿从宽”的影响力;倡导在相关制度的构建上,建立“赔偿从宽”的量刑信息调查制度,构建“赔偿从宽”适用的量刑说理机制,保障“赔偿从宽”量刑情节得以完善、合理的适用,实现刑罚的公正和刑法的正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