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行政法治视域下城管综合执法制度改革研究
【6h】

行政法治视域下城管综合执法制度改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行政法治概述及对城市管理体制的回应

(一)我国行政法治的概念形成

(二)行政法治背景下城管执法体制的改革

1.城市化的发展

2. 行政法制体系的完善要求进行执法改革

3.政府职能的转变促使综合执法体制的产生

三、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制度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

1.执法机构设置不健全

2.执法行为正当性受质疑

3.执法方式单一,粗暴

(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法律供给不足

2.经费保障不充分

3.监督机制缺失

4.职业素质偏低

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制度的未来构建

(一)统一法律法规——制定《城市综合管理法》

1.中央统筹兼备,原则性立法

2.地方因地制宜,精细化立法

(二)设立中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总局,统筹全局

(三)严格监督机制

1.加强群众监督

2.完善舆论监督体系

3.建立健全行政责任体系

(四)完善执法保障

1.强化经费保障

2.完善身份保障

(五)推动软法机制建设,实现“硬法”、“软法”统一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2012年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明确了我国未来十年要加速城镇化的推进,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重申“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性。而对于依据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而设立的城管执法机关来说,在旧伤未愈之时,又添新疤,例如随着城市化规模的扩张,城管执法范围被随意扩大,城乡结合部与城市中心地带适用同一地方法规、政策而呈现的矛盾激化;城管执法部门缺乏统一的诉求通道等,加之城管执法机关的“先天不足”使得城管执法机关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举步维艰。
  一项制度的产生,并不仅是需要我们追寻其价值上的理论诉求,或者对程序规范的一种希冀,它更是一定社会背景下的实践必然;它的产生与一定的社会实践密不可分,也终究应当对社会实践中出现的社会、政治诉求加以回应。而“法治”作为当前我国倡导的价值诉求,也必须回应当前我国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民生问题,因为法治与民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法治的本质是公民在良性规则下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权利。法治的核心在于行政法治,在于如何实现公权力对私权力的保护。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制度作为行政法治建设进程的重要一环,从其产生开始,似乎并没有达到城市秩序有效化的预期,相反更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如程序随意,监督丧失,问责不力,执法暴力问题频发等现象更像是社会群体对城管执法的固有印象。作为国家权力的最前沿,城管执法面临着法治建设与民生问题如何相互统一的大问题,关乎着千万城市边缘群体的基本生存状况,是我党、政府执政根本之所在。如何在未来行政法治建设中实现城管执法的合法化、合理化就成了当前城管执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以行政法治的建设为背景,采用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并深入城管一线进行调查研究等方法进行开放式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背景,城管执法在社会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和成因以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的未来发展,希望以顶层设计的方式,理顺城管综合执法制度自身有失偏颇的地方,为城管综合执法制度的未来改革尽绵薄之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