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美国COOL案中《TBT协定》第12.3条的适用研究
【6h】

美国COOL案中《TBT协定》第12.3条的适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案件基本情况

(一)案情介绍

(二)争议焦点

(三)裁决结果

二、《TBT协定》第12.3条适用的前提条件分析

(一)符合涉案措施的要求是否具有强制性

(二)涉案措施是否适用于一种或一组可以确定的产品

(三)涉案措施是否规定了产品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四)小结

三、《TBT协定》第12.3条适用过程中的法律测试分析

(一)第12.3条中义务的范围认定

(二)第12.3条中举证责任的认定

(三)第12.3条中“考虑”一词涵义的认定

(四)小结

四、对中国的启示

(一)合理利用第12.3条应对技术法规对贸易的冲击

(二)制定和实施符合第12.3条的技术法规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8年12月17日,墨西哥提出与美国就强制性原产国标签要求进行磋商。在磋商未果的情况下,2009年10月9日,墨西哥对美国提起诉讼,要求设立专家组。2009年11月19日,专家组设立。2011年11月18日,专家组报告分发给各成员。之后,美国和墨西哥分别提起了上诉,2012年6月29日,上诉机构报告通过。
  双方的争议主要围绕《TBT协定》展开,涉及《TBT协定》的若干条款,其中争端双方对于《TBT协定》第12.3条适用的分歧是本文分析的重点。《TBT协定》第12.3条主要是要求WTO各成员在制定和实施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时,应该考虑发展中国家成员特殊的发展、财政和贸易需要,以保证此类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对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出口造成不必要的障碍。墨西哥认为美国的相关措施违反了该条款的规定,而美国则认为自己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技术法规时符合该条款的要求。
  本文围绕《TBT协定》第12.3条在本案中的适用展开分析,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案件基本情况,概括阐述了美国COOL案的起因、整个争端的过程、本文所关注的案件的争议焦点,即《TBT协定》第12.3条的适用,以及专家组对于该争议焦点的裁决结果。第二部分为《TBT协定》第12.3适用的前提条件分析,结合具体的涉案措施以解决《TBT协定》第12.3条能否适用于本案。第三部分为本文的核心,即《TBT协定》第12.3条适用过程中的法律测试分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该条款所设定的义务范围的认定;第二,该条款的举证责任承担的认定;第三,该条款中“考虑”一词涵义的认定。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理清《TBT协定》第12.3条在WTO争端中是如何适用的,专家组的裁决依据是什么,并指出可能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第四部分为对我国的启示,通过对《TBT协定》第12.3条适用的分析,为我国合理利用《TBT协定》第12.3条应对技术法规对贸易的冲击以及维护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成员应该享有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提出建议,同时对我国制定符合该条款规定的技术法规提供指导。最后一部分为结论,总结说明了《TBT协定》第12.3条在WTO争端解决实践中的适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