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格化管理模式下城市社区矫正研究——以四川武胜县为例
【6h】

网格化管理模式下城市社区矫正研究——以四川武胜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可行性

(五)论文的结构和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二、网格化管理及社区矫正概述

(一)网格化管理模式概述

(二)我国社区矫正的产生和发展

三、网格化管理模式下武胜县社区矫正的实证调查

(一)研究地区广安市武胜县基本情况

(二)武胜县网格化管理模式下的社区矫正工作调查情况

四、网格化管理下城市社区矫正问题、成效及原因分析

(一)社区矫正本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二)网格员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缺失

(三)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的特点和成效

五、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下社区矫正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二)完善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的机制

(三)构建社区矫正公共产品多元主体供给格局

(四)推进网格化管理与社区矫正的协作联动

六、结论及展望

(一)基本结论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三)后续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在我国,随着刑罚社会化、人性化呼声越来越高,社区矫正不断深化,社区服刑人数逐年递增,原社区矫正机制在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也随之凸显,不仅制约社会化刑罚的有效执行,而且威胁社区的稳定和安全。从2003年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进行试点开始,如何进一步科学完善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制度一直成为国内外相关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而作为一项社会管理创新举措,在我国出现不久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已在社区矫正人员监管、帮教、服务等方面显露出良好成效,为作为社区矫正工作执行主体的司法行政机关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对此,本文选择了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为例,从试点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建设以来的城市社区矫正工作现状及实质性变化调查入手,采用问卷和访谈调查、查阅档案资料、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图表统计等方法进行个案研究,对县乡司法行政机关职能、网格管理中心和网格员工作任务、公共物品供给模式、信息化管理以及刑罚执行社会化的社会认同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城市社区矫正工作由于网格化管理模式这个新变量的注入,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帮教有效性得到提升、矫正人员再社会化成效显著、多元参与社区矫正机制形成雏形、社区自治能力加强等方面,而这些有益的变化源于网格化管理所带来的行政权力下沉、管理数据信息化、组织架构扁平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居民社会认同感提升等原因。
  但由于现阶段社区矫正及网格化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完善之处,对其进一步发挥作用形成了制约,主要表现在社区矫正保障能力滞后、参与各方合力不足、工作人员积极性欠缺、矫正专业化程度低、社区矫正社会氛围不高等方面,这些问题根源于社区矫正相关机制不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有缺失,参与社区矫正公共服务的第三方组织管理行政化,竞争机制不强,公众参与意识淡薄等原因。
  对于多数的县级城市而言,未来较长时期内,通过政府的强力介入和推进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能快速有效地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完善和开展,进一步适应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所赋予社区矫正新的使命,在罪犯矫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应通过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由政府(公共部门)主导,引导第三方参与,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扁平化管理组织架构,服务管理重心下沉,鼓励社区居民自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多元参与、专群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局面,实现新形势下社区矫正工作的预期目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