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信息化侦查中的隐私权保护
【6h】

信息化侦查中的隐私权保护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信息化侦查概述

(一)信息化侦查的概念

(二)信息化侦查的意义

1.侦查模式的转变

2.信息的价值

二、信息化侦查中隐私权的界定

(一)隐私权界定的困难

1.隐私权概念的多义性

2.隐私权概念的发展性

(二)信息化侦查中隐私权概念的界定方法及标准

1.界定标准

3.界定范围-----以视频图像侦查为例

三、信息化侦查中的隐私权保护

(一)信息化侦查中隐私权保护的基本原则

1.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原则

2.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相统一的原则

3.法律控制与技术规制相统一的原则

(二)信息化侦查中隐私权保护的具体规制

1.完善立法,建构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2.刑事政策引导与司法裁判相结合

3.建立合理的救济途径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犯罪手段与犯罪空间都在发生着改变。信息化侦查是侦查机关适应新的侦查模式而不断进化的一种新的侦查方式,其对信息资源的需求超过以往的任何侦查时期。在社会流动日益频繁、社会风险加大的情形下,侦查机关为了更好的打击犯罪和实现社会秩序控制,建立了数量庞大的侦查数据库和侦查工作平台为促进侦查工作的开展和社会安全防控提供了诸多的助益。但是信息化侦查过程中所蕴含的大量信息中可能会构成对侦查相对人和侦查无关人员隐私侵犯的可能。这种基于新的信息化侦查手段与公民隐私权之间的关系超出了传统侦查模式的范畴,因此出于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视角,本文开展了对信息化侦查过程中的隐私权的保护研究。本文除引言及结语外,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信息化侦查的概念及其意义。对信息化侦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信息化侦查的概念界定为: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侦查部门全面渗透,在侦查破案中广泛应用,全方位支持侦查工作的过程。从侦查模式的转变和信息在信息时代的价值转变为视角探讨了信息化侦查的存在意义。信息化侦查模式是侦查机关适应新的社会犯罪形势和社会安全控制模式而转化而来,传统的侦查模式在新的时代面临越来越多的限制。
  第二部分是信息化侦查中隐私权的界定。目前在法学界研究中对隐私权的概念还没有清晰的厘定,但是在传统的侦查模式中隐私权在侦查过程中的保护还是能够比较清晰的界定。在信息化侦查过程中隐私权的难以界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隐私权概念的多义性。一直以来学界对于隐私权的概念无法达成一致的认识,主要原因在于隐私权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其次,隐私权概念的发展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隐私权受到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一是法律文化观念;二是科学技术水平;三是个人的权利意识。再次,信息化侦查中隐私权概念的界定方法、标准和范围。隐私权概念的界定标准有划分客观领域和合理期待理论;界定方法则是中法律规定和司法裁判相结合的办法;界定范围是以视频图像侦查为例从视频信息的采集、使用、销毁等环节对处于其中的隐私权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三部分是信息化侦查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首先从信息化侦查中隐私权保护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探讨,具体原则有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原则、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相统一的原则、法律控制与技术规制相统一的原则。其次是信息化侦查中隐私权保护的具体规制。从完善立法,建构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刑事政策引导与司法裁判相结合、建立合理的救济途径和技术保护四个部分对隐私权在信息化侦查过程中的保护进行了梳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