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警察权的属性及其规制
【6h】

论警察权的属性及其规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警察权的含义及其内容

(一)警察权的含义

(二)警察权的抽象内容:法律效果

(三)警察权的具体内容:警察职权

二、警察权的属性定位

(一)现实的反思

(二)警察权中刑事侦查权的属性分析

(三)警察权规制的必要性思考

三、当前我国警察权力运行失范的表现及原因

(一)警察权力运行的表现——警察行为

(二)警察权力运行失范的表现

(三)警察权力运行失范的原因

四、警察权力运行的规制路径探讨

(一)立法层面

(二)执法层面

(三)监督层面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警察权规制是长久以来的热门论题。随着法治建设的推进,“限制公权,保护私权”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然而,我国当前不仅缺乏行之有效的权力规制体系,而且对其中的概念属性存在诸多理论争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警察法治的研究发展。因此,我国亟需在厘清警察权相关内容及其属性的基础上研究完善警察权规制体系的路径对策。
  在此过程中,需注意几方面问题:首先,明确警察权的内容是开展整个研究的起点。当前学者们对于警察权内容的研究大多直接深入到各项具体职权,忽略了警察权本身的抽象内容——法律效果,甚至将警察权与警察职权相互混淆,不加区别。这种现状严重扰乱了警察学研究的正确思路。其次,定位警察权的属性是研究其规制路径的前提。不同类别的权力,对其制约的方法是不同的。现阶段,我国应当将警察权定位为行政权,这不仅符合司法权与行政权的本质区分,体现出警察权本身的行政权属性表征,而且对于健全警察权的司法审查监督体系,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最后,研究警察权的规制路径应当从实践当中的具体警察行为出发。警察权作为一种较为典型且极其重要的公权力,是宪法层面赋予给警察机关及其人员的法定权力,并通过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各项职权,最终在权力运行的实践当中表现为具体的执法行为。因此,分析警察行为在实践当中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是讨论警察权规制的前提条件。同时,警察权作为国家公权力中行政权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当受到行政法原则要求的约束,也即合法性与合理性基本原则。在这两大法律原则要求下,警察行为应当符合相应的行使条件和程序规定,如果未达到这些原则要求或出现违反事项,那么失范的警察行为就此产生。相应的,在分析这些失范行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进而针对性地提出规范警察权力运行的路径对策。
  第一部分阐述了警察权的含义及其内容。一方面,讨论警察权的概念起源及其沿革,从警察制度的演变过程中探析警察权力的性质;另一方面,具体阐述警察权的抽象内容——法律效果、具体内容——警察职权,以及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从上述内容当中分析警察权作为公权力的一种,是当前行政权力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文讨论警察权的属性作下铺垫。
  第二部分论证了警察权的属性。这一部分首先对当前警察权属性的研究现状进行反思和分析,并重点提出应当从应然角度出发对警察权的属性进行定位。然后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证争议的焦点——刑事侦查权的属性:组织机制和管理体制方面;权力运行方面;活动方式和权力形式方面;权力的终局性方面。通过具体的展开论证,将刑事侦查权定位为行政权属性,继而确定警察权的属性。同时,基于这种属性分析,结合警察权所具备的“单方性”和“扩张性”的公权力特点,应当对警察权进行外部规制。
  第三部分剖析了当前我国警察权力运行失范的表现及其原因。这部分内容主要结合我国《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分析进行讨论。首先,对当前我国的警察失范行为进行分类和解释说明,分析其在执法实践当中的现状及所造成的消极后果。其次,通过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警察权力运行失范的原因,具体有立法层面、权力设置层面、司法制约层面。基于本部分内容的研究,将在第四部分提出针对性的路径对策,以此完善警察权规制体系。
  第四部分探讨了警察权力运行的规制路径。以前三部分的内容为基础,这一部分重点讨论如何对警察权力运行进行规制。具体将分为三个层面进行展开:立法层面、执法层面、监督层面。这些内容都是需要在今后的权力运行以及监督实践当中应当注意的方面。其中重点阐述的是执法层面和监督层面。执法层面从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则出发对警察行为提出了多项规范要求,尤其注重发挥比例原则在警察行为的权力、手段和目的三要素当中的规范作用;司法层面提出强化制约力度,通过建立令状审查机制、完善合理性审查机制以及建立惩罚性制约机制,提升司法权对警察权的监督作用。如此,通过三层内容对警察权的运行和监督进行完善和修正,不断探索“限制公权,保护私权”的治理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