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构建研究
【6h】

我国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构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 我国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一)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的含义

(二)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的基本属性

1.一体性

2.分层性

3.包容性

二、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的功能及其构建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的功能

1.保障准确及时收集预警信息的功能

2. 预防与控制违法犯罪的功能

3.对社区及公共场所进行管理的功能

4.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

(二)构建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的现实意义

1.优化警员配置结构,减轻警力不足的压力

2.鼓励民众参与社会治安,扶正社会风气

3.实现对“治安强力”的制约,促使社会治安依法治理

三、我国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构建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分析

(一)当前我国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构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新型“网络群体性事件”凸显

2.社会治安机构各方联动机制阙如

3.治安机构与民众关系紧张

(二)当前影响我国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构建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1.民众表达意见的渠道有限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

2.顶层设计欠缺,联动机制建设不足

3.警察与民众之间缺乏理解及法制意识不强

四、解决影响我国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构建突出问题的对策

(一)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强化信息网络防控网建设

(二)加强整体规划,建立实战指挥区域协作机制

(三)加强警民互动,增强相互理解

五、关于完善我国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构建的进一步思考

(一)法治建设为依托,治安管理机构扁平化设置

(二)警察主导警务,积极发动第三方

(三)加强治安宣传提高执法能力,建立社会治安预警机制

(四)合理划分管辖区,加强重点设施及行业的治安防控网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我国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的构建以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为主要目标,是一种系统性特征明显的社会治安运行机制。因其涉及众多领域且对社会生活影响深刻,所以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众多的研究者都对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的属性、功能及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十八大召开以来,在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的构建迎来又一次新的征程。新时期我国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的构建要求在法治思维引领下,更加重视其构建过程中的法理、法律依据,着重提高我国社会治安防控网络的法治化水平,努力使我国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内部各系统协调统一,于法有据。
  本文以我国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的构建为主题,从我国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自身所具有的基本属性与功能的探讨出发,阐述其对维护我国社会治安的现实意义。指出我国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阐明其原因并试图给出应对的策略与方法。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的一些思考。
  第一部分对我国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相关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着重对其基本属性、功能及意义进行阐释。
  第二部分在对我国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有一个全局认识的基础上,指出对“新型网络型群体事件”的应对、防控体系联动机制阙如、警民关系紧张是我国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构建中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
  第三部分针对三个突出问题展开分析,指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从民意表达渠道疏通的角度、治安机构联动机制建立的角度以及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角度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部分从治安行政机构扁平化,发动“第三方”参与社会治安,提高公安等机关执法能力,以及建立重点行业与设施、乡镇企事业单位治安防控网络等角度,阐明关于完善我国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的建议。
  我国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网络的构建,事关中国梦的实现与人民的幸福安康,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且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存在于我国社会中的各种经济形态和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的稳定运转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如何构建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即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