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风险导向模式下地方城投企业债券政府审计研究——以重庆市XY区为例
【6h】

风险导向模式下地方城投企业债券政府审计研究——以重庆市XY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文献评述

三、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四、重庆市XY区地方城投企业债券政府审计案例分析

(一)案例基本情况

(二)传统审计模式实施情况

(三)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城投债审计

(四)案例小结

五、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一)政策建议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形成了巨大的资金缺口,而全面实行分税制改革后,中央与地方政府出现了财权与事权长期不匹配的现象,与此同时,法律对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进行限制,使得各级地方政府不得不在融资形式上寻求变通,由此地方城投企业债券(以下简称“城投债”)应运而生。它对于缓解地方政府资金短缺,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近年来,由于发行规模的剧增,城投债所隐藏的债务风险也引起了国家审计机关的关注。目前我国城投债审计在实施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审计目标仍以真实性、合法性为重心,审计工作模式缺乏效率,审计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因此,探讨如何改进审计工作方法,提高城投债审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规范发债主体行为,预防和应对政府性债务风险,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本文首先在现有的文献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城投债审计的理论研究现状,并对我国城投债的概念及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结合重庆市XY区城投企业债券审计的实践经验,发现当前我国城投债审计实务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审计目标不全面、审计方法单一、未形成常规审计。同时,针对审计人员对发行主体自身的风险以及城投债存续期间的风险缺乏关注,进而提出将风险导向的理念应用于城投债审计中,通过对发行主体风险的考察和重要环节的延伸,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全过程,在增加风险分析程序的同时减少盲目的实质性程序,以提升审计效率。再次,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城投债审计的具体内容,探索出了一套适用于我国的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城投债审计流程,把城投债的审计工作分为评估债券发行企业风险、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四个阶段,并围绕债券发行审核、债券资金使用效率、债券投资项目建设效果、债券偿还这四个重要环节建立了与之相对应的风险指标,将风险导向的理念贯穿在每一环节中。最后,本文从完善我国城投债审计的角度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和应对措施。
  本文的贡献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以城投债的政府审计模式作为研究切入点,关注审计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升,弥补了目前在城投债审计领域研究的不足。二是创新性地提出在城投债审计中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并扩展了关键风险点的内容,将审计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