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南大学学生对辅导员形象认知的调查研究
【6h】

西南大学学生对辅导员形象认知的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研究背景

2文献综述

2.1对形象的界定

2.2对个体形象构成要素的相关研究

2.3关于高校辅导员形象的研究

2.4以往研究的不足

2.5本研究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3调查问卷的编制

3.1初始问卷的编制

3.2题项与维度的确立

3.3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4西南大学学生对辅导员形象认知的实证研究

4.1研究目的

4.2研究对象

4.3研究方法

4.4调查结果与分析

4.5讨论

5提升西南大学辅导员形象的若干建议

5.1强化形象意识,培养优秀的从业品质

5.2注重行为方式,建立良好的行为操守

5.3加强内在素养,展现优雅的仪表举止

6本研究有待改进和深入的地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高等学校的辅导员是大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其个人形象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辅导员的形象状况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研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认真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辅导员形象的三大维度,即从业品质、行为操守和仪表举止,自编了《理想辅导员形象调查问卷》和《辅导员形象调查问卷》,对西南大学5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对问卷的信度采用同质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和分半信度进行考察,对问卷的效度考察主要采用结构效度,通过计算,问卷的同质信度及分半信度均在0.60以上,各因素与问卷总分的相关以及各因素间的相关均达到有关标准。这表明本研究中的两份自编问卷都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从而使问卷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有了保证。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西南大学学生心目中的理想辅导员形象和辅导员形象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与分析,研究的结论如下: 1、一方面,西南大学学生对辅导员总体形象的期望值比较高。其中,对从业品质的期望值要低于对仪表举止和行为操守的期望值;另一方面,西南大学学生对辅导员总体形象趋向“中上”的评价,其中,对行为操守的评价相对最低。 2、西南大学学生心目中的理想辅导员形象与现实辅导员形象存在显著性差异。 3、不同性别学生对西南大学辅导员形象的认知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不同年级学生对西南大学辅导员形象的期望值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对西南大学辅导员仪表举止的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从业品质和行为操守评价的差异不显著。 5、不同专业学生对西南大学辅导员仪表举止的期望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对西南大学辅导员从业品质的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 6、不同家庭所在地学生对西南大学辅导员行为操守和仪表举止的期望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对西南大学辅导员总体形象的评价基本一致。 7、学生认为辅导员的作用主要是“引导作用”、“咨询作用”、“激励作用”、“指导作用”和“凝聚作用”;学生认为辅导员最不该有的行为是“不尊重行为”、“不公平行为”、“不负责任行为”、“尖酸刻薄行为”和“专断行为”。 本研究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学生的视角对西南大学辅导员形象做了较为全面、细致的分析:将学生心目中理想辅导员形象与现实辅导员形象进行对比,找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分别就从业品质、行为操守和仪表举止三个方面深入地探讨了辅导员形象的提升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为西南大学乃至重庆市各大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努力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