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HC-肽四聚体的构建及其技术改造研究
【6h】

MHC-肽四聚体的构建及其技术改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第1章文献综述

1.1 T细胞概述

1.2 HLA I类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1.3 抗原特异性CTL检测的意义

1.4抗原特异性CTL检测的方法

1.5 MHC-肽四聚体技术的进展及应用前景

1.6 MHC-肽四聚体技术用于HBV抗原特异性CTL检测的意义

第2章 引言

2.1研究背景

2.2研究内容

2.3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3章MHC-肽四聚体的构建及鉴定

3.1 试验材料

3.2试验方法

3.3结果与分析

第4章改造方法构建MHC-肽四聚体

4.1 试验材料

4.2试验方法

4.3结果与分析

第5章 构建MHC-肽四聚体的两种方法对比分析

5.1抗原表位肽的合成成本比较

5.2蛋白的表达、提取和纯化过程比较

5.3包涵体蛋白的复性过程比较

5.4 MHC-肽单体的纯化方法比较

第6章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pET32a-c(+)克隆表达图谱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或Tc)在T细胞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识别靶细胞表面的MHC—肽复合物而对靶细胞进行杀伤。检测和监测抗原特异性CTL,是了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探索疾病机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评价特异性免疫疗法的基础。抗原特异性CTL的体外检测方法有多种,但MHC—肽四聚体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够直接对其定量检测的方法。然而,MHC—肽四聚体构建过程复杂,价格昂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大规模应用,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构建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MHC—肽四聚体,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开展MHC—肽四聚体技术改造研究,简化MHC—肽四聚体制备过程,提高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以适合和满足我国医学飞速发展的需要。另外,慢性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HBV有多种抗原成分,而每种抗原成分包含有多个抗原表位,构建HBV不同抗原表位的MHC—肽四聚体很有必要。 本文首先使用MHC—肽四聚体构建的基本方法构建HBcAg107—115表位的MHC—肽四聚体,一方面可以为检测和监测乙型肝炎患者或实验动物中HBcAg107—115表位特异性CTL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摸索和掌握MHC—肽四聚体构建技术,可以为构建其它抗原表位的MHC—肽四聚体或为建立抗原特异性CTL检测的技术平台打下基础;其次将SCT改造为HBcAg107—115表位的MHC—肽四聚体,以期为MHC—肽四聚体技术改造提供新思路。 试验方法 (1) HBcAg107—115表位的MHC—肽四聚体的构建 分别将重组A2—BSP和β2m的载体用化学法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对转化菌落进行培养和用IPTG诱导,表达出包涵体蛋白;提取两种包涵体蛋白,经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两个蛋白均被表达,大小分别为33KD和12KD;将两种包涵体蛋白和HBcAg107—115抗原肽共同稀释复性,以组装成MHC—肽复合物单体;用超滤器浓缩复性产物;用凝胶过滤层析技术纯化MHC—肽复合物单体,经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获得了目的蛋白;MHC—肽复合物单体在BirA酶的作用下生物素化;用超滤管离心去除生物素化产物中游离的生物素;用直接ELISA法定性鉴定生物素化产物;用BCA法测定生物素化蛋白浓度,并将生物素化蛋白和PE标记的链亲和素以4:1的量混合作用,从而得到MHC—肽四聚体。 (2) HBcAg107-115表位的MHC-肽四聚体活性的检测 取免疫的转基因鼠两只,其中一只为对照;取出脾脏,分离出脾脏细胞并调节浓度;先后用制备的MHC-肽四聚体、FICT标记的anti-CD8+抗体和PE-Cy5标记的anti-CD3+抗体对脾脏细胞染色,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3+、CD8+和MHC-肽四聚体+的细胞群频率。 (3) SCT改造为HBcAg107-115表位的MHC-肽四聚体 将BirA酶底物序列和PreScission蛋白酶切位点序列分别设计成引物,引物中引入BamHI和XhoI酶切位点,以pcDNA3.0-SCT为模板,通过重叠PCR技术,获得依次含PreScission蛋白酶切位点、SCT和BirA酶底物的基因序列;获得的基因序列用BamHI和XhoI酶后,与同样酶切过的载体pET32c(+)连接;连接产物用电转化法转化大肠杆菌JM109中;先进行抗性筛选,对获得的克隆再进行菌落PCR鉴定和酶切鉴定,获得重组载体;用化学法将重组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对转化菌落进行培养和用IPTG诱导,分离菌体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蛋白以包涵体存在,大小与预期一致;提取包涵体,进行稀释复性;用超滤器浓缩复性产物;复性产物换用PreScission蛋白酶缓冲液,加入PreScission蛋白酶以切除融合表达的标签;酶切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大部分蛋白被切开;酶切产物先后经Ni离子亲和层析和GST亲和层析纯化,经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获得了纯的目的蛋白;对目的蛋白再进行和MHC-肽四聚体构建的基本方法一样的生物素化等过程,最后得到MHC-肽四聚体。 (4)对比分析构建MHC-肽四聚体的两种方法,得出基于SCT构建MHC-肽四聚体的优越性。 结果和结论 (1)构建了有活性的HBcAg107-115表位的MHC-肽四聚体,可以将其用于检测和监测乙型肝炎患者或实验动物中HBcAg107-115表位特异性CTL。 (2)构建了重组载体pSB1,为今后进一步研究SCT-BSP可溶性表达打下了基础。 (3)将SCT-BSP构建成了MHC-肽四聚体,其方法相比构建MHC-肽四聚体的基本方法具有方便、快捷、节约成本和适合规模化生产等优势,为MHC-肽四聚体技术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