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都市现代住宅区景观特色构建研究
【6h】

成都市现代住宅区景观特色构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1章文献综述

第2章引论

2.1论文选题的背景、依据和意义

2.1.1论文选题的背景

2.1.2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2论文研究的范畴

2.2.1相关概念理解

2.2.2论文研究的内容

2.3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方法

2.3.1论文研究目的

2.3.2研究方法

2.4技术路线

第3章构建现代住宅区景观特色方法论的探讨

3.1影响现代住宅区景观特色的因素

3.1.1地域性影响

3.1.2传统园林技术对现代住宅区景观特色的影响

3.1.3现代西方景观设计思潮对住宅区景观特色的影响

3.1.4住宅区建筑对现代住宅区景观特色的影响

3.2构建现代地域性住宅区景观特色的设计原则

3.2.1整体性原则

3.2.2共享性原则

3.2.3美学原则

3.2.4生态学原则

3.2.5历史人文原则

3.3小结

第4章成都市传统住宅区景观特征

4.1成都地区的地域性特征

4.1.1自然环境

4.1.2人文特征

4.1.3社会经济环境

4.1.4小结

4.2成都传统住宅景观特征

4.2.1近代以前成都住宅区的景观特征

4.2.2近代成都住宅区的景观特征

4.3成都传统住宅景观特色表现

4.3.1结合地形、气候和建筑布局及其形态的景观表现

4.3.2结合地方材料的景观表现

4.3.3结合传统习俗的景观空间表现

4.4小结

第5章成都市现代住宅区景观建设发展现状与分析

5.1成都现代住宅区景观环境的发展历程

5.2成都市现代住宅区景观特色现状分析

5.2.1历史的传承

5.2.2人文的发展

5.2.3有益的探索

5.2.4存在的不足

第6章成都市现代住宅区景观特色构建

6.1成都市现代住宅区景观特色设计的基本原则

6.1.1尊重传统

6.1.2合理配置植物

6.1.3整体性把握

6.2构建地方人文的成都现代住宅区景观

6.2.1融入城市的文脉

6.2.2可持续的景观艺术和形式

6.2.3“休闲”传统的现代演绎

6.2.4追求个性化的景观空间

6.3构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成都现代住宅区景观

6.3.1生态学要求

6.3.2结合气候条件

6.3.3结合地形设计

6.4构建和谐的成都现代老年人住宅区景观

6.4.1城市老龄化与居住环境

6.4.2基于老龄人交往和心理需求的设计导则

6.4.3老龄人活动场地的设计原则

第7章结论与讨论

7.1结论

7.2讨论

参考文献

图片资料来源

致谢

发表论文及主要研究课题一览表

展开▼

摘要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住宅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面积往往占城市用地的总面积的40%-50%左右;住宅区景观环境的优劣是影响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住宅区里的居民来说,它是提高小区整体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和自然基础。住宅区景观环境以植物、构筑物、水体、小品(雕塑)、场地、道路等各方面的元素共同构成。 住宅区景观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它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心理、行为、美学、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作为社会历史的必然产物,住宅区景观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同以下这些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条件、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以及民族、文化意识等。影响住宅区景观环境特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国家规范和地方性指导意见;建设地点、住宅品味、发展商意志、建筑师及景观师的理念;住宅区所在气候带;住宅区周边的自然景观、住宅区规模、地形地貌;住宅区总平面与单体建筑风格,业主的商业意图及购房者当前喜好与追求的潮流等等。 成都市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传统居住文化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随着城市不断的向前发展,其城市住宅区景观环境在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城市住宅区景观的设计偏离了尊重地域性的创作轨道,引发了生态危机、特色危机和个性危机:生态环境恶化,地方特色迷失和城市文脉被割裂,以及居住者个性被忽略而带来的居住文化的单一。如何创造与现代生活相适应而又具有现代特色的地域性住宅区景观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当前成都市现代住宅区景观环境的地域性缺失问题,本文借鉴现有的地域性住宅区景观规划特色方面的理论,结合生态学、建筑学、景观学、植物学、美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及传统造园思想和现代景观方面的理论研究作为成都市现代住宅区景观特色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分析成都现代住宅区景观特色,探寻成都市现代住宅区地域性景观规划设计的手法和建设的策略,从为我国平原现代住宅区景观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