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模式优化研究
【6h】

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模式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综述

1.4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5数据来源和调研说明

第2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2理论基础

第3章农地规模经营的驱动机理

3.1农地规模经营的产生

3.2农地规模经营的发展

3.3农地规模经营驱动机理分析

第4章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主体透视及障碍因素分析

4.1重庆市农地资源状况分析

4.2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对农户的实证

4.3基于不同组织形式的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透视

4.4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第5章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模式优化

5.1农地规模经营模式优化的原则

5.2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总体运行框架

5.3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模式的比选

5.4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模式优化

5.5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模式的分区配置

5.6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测度

第6章结论与建议

6.1主要研究结论

6.2促进农地规模经营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展开▼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与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新的历史时期,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我国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等新的条件下提出来的重要战略决策。农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要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和农村其他改革在内的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鼓励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因而,探索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势下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论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之上,围绕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模式的优化而展开,目的是通过农地规模经营促进重庆市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解决重庆市大城市、大农村并存,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现实矛盾。首先,深入分析农地资源配置的不同利益主体开展或支持农地规模经营的动因,理清农地规模经营的驱动机理:其次,全面分析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现状,剖析制约农地规模经营的主要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出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总体运行框架,优化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模式:最后提出促进重庆市发展农地规模经营的政策性建议和意见,为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进展、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数据来源和调研说明。 第二部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在对农地、农地规模经营、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地规模经营模式等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规模经济理论、利益驱动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与制度创新理论等,为农地规模经营模式优化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第三部分:农地规模经营的驱动机理。通过对农地规模经营时间演变规律的分析,得出农地规模经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制的合理内核(土地集体所有,承包到户的基本农地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农地经营制度的创新,其产生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家庭承包制外部利润的产生、家庭承包制产生的外部利润的内化和农地规模经营制度均衡的实现。在此认识基础上,建立了农地规模经营的驱动机理模型。第四部分: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主体透视及障碍因素分析。结合重庆市农地资源禀赋(包括农地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流动性)及农地规模经营现状,对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状况进行微观实证透视,并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深入分析农地规模经营的障碍因素,第五部分: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模式优化。遵循一定的原则,根据重庆的实际构建出一个能大致反映本地区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农地规模经营的总体运行框架,以此作为一般的指导,优化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模式;同时还根据重庆市不同区域特点进行模式的分区配置,并测算出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的适度值。 第六部分:研究结论与建议。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即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模式的优化模型、分区配置及农地规模经营的适度值。并对促进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提出了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