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之探究
【6h】

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之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选题背景

1.2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2.1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2.2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教育心理学基础

2.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m)

2.2.2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2.2.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关理论。

第三章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概论

3.1阅读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3.2网络环境的概念及功能

3.3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3.4传统英语阅读教学和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的比较

第四章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4.1条件的准备

4.1.1硬件设施的准备

4.1.2实验教师的准备

4.1.3实验对象(班级)的确定

4.1.4网络环境下英语阅读教学原则

4.2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4.2.1网络环境下阅读变式形态主要有:

4.2.2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4.2.3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深圳市松岗中学的应用

第五章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随着以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正是以其丰富的学习资源优势,多种多样知识呈现方式、灵活多变的交互性功能为教育教学展现出了无穷的魅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是把它当作洪水猛兽而教育学生避而远之,还是积极引导学生,把它变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利工具?这是新时代给我们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当我们还在为网络的利弊以及是否让孩子们上网争论不休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们的小学生都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网络技术来完成学习任务了。正因为网络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推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进行革命,因此,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最基本的教学目的就是训练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即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当信息化社会正在对人类提出更新要求的时候,它事实上已经规范了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丰富英语阅读理解的形态,试图通过以博览精读的变式训练,使学习者能以开放性的阅读心态,主动适应信息社会高密度信息、全方位信息输入的理解方式:丰富英语表达训练的科学化模式。要适应信息化的理解方式,针对信息化社会对英语教学改革规范的基本方向,我们认为高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就必须进行各种阅读形态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达到对高密度信息的宏观性了解和对典型信息的微观性掌握,对知识的信息化呈现方式的习惯适应,对多向信息传输的主动性把握,恰好网络环境为开展信息化阅读变式训练提供了可能。 本论文正是在此时代背景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以建构主义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究,通过与传统阅读教学的对比来分析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的特点,了解网络环境下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并对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希望找到将网络这种先进的技术和我们的阅读教学巧妙结合起来的一种途径,以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出高素质、能力强的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本论文共有以下几个部分:一、导论部分,包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国、外研究现状。二、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三、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概论。包括网络的概念和功能、阅读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以及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与网络环境下英语阅读教学的比较。四、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包括条件准备以及具体实施操作和应用效果。五、对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总结与反思。通过研究和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缺少实际情境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把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创设较真实的语言情境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网络阅读教学集文字、图像、动画于一身,图文并茂的情景提供了与课文有关的信息,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获得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变为多种直观生动的形式,使学习活动摆脱了文字的平面化叙述,充分刺激学生的眼、耳、手等各个器官,大大改善了人脑获取信息的感官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阅读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感知和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促进了外语教学的发展,为我们新课程改革探索出了新的途径。因此极具推广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