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前期的浙江民间赈灾研究
【6h】

清前期的浙江民间赈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1、灾荒、赈灾与民间赈灾的概念

2、选题缘起与学术回顾

3、指导思想与研究方法

第1章清前期浙江发生的各类灾荒与政府赈灾

1.1清前期浙江发生的各类灾荒及其破坏性

1.2政府赈灾及其弊端

第2章清前期浙江民间赈灾的主体

2.1清前期浙江民间赈灾的兴起背景

2.2清前期浙江民间赈灾的发起主体

第3章清前期浙江民间赈灾的方式与效果

3.1清前期浙江民间赈灾的方式

3.2清前期浙江民间赈灾的两则实例

3.3民间赈灾的特点

3.4清前期浙江民间赈灾的效果

第4章清前期浙江民间赈灾在浙江传统社会赈灾体系中的地位

4.1小农抵抗灾荒能力的低下及其原因

4.2政府赈灾无法克服其自身的弊端

4.3.民间赈灾是清前期赈济灾民、维护社会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行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何抗灾、减灾、赈灾就成了关系到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问题;同时,灾荒史的研究是我国经济史、社会史研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对传统社会末期民间赈灾的研究,还有大量必需的研究工作要做。本文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灾害保障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清前期的浙江民间赈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文章共有前言、正文、参考文献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介绍了清前期浙江发生的各类灾荒以及政府赈灾,为下文对民间赈灾的研究构筑一个平台。文章通过借鉴学界已有的成果并对其分析,认为清前期的浙江不仅每年受灾的州县多、范围广,而且受灾频率高,几乎是十年一灾。同时政府虽然有一套成熟的赈灾制度并且也确实进行了赈灾,如进行了大规模的蠲免和赈济,但这些赈灾措施不足以消除灾荒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在在实际的赈灾过程中弊端丛生,也消弱了其作用。 第二部分探讨了清前期浙江民间赈灾兴起的背景和赈灾的主体。清前期浙江民间赈灾兴起的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政府对民间赈灾的鼓励、传统社会行善思想的作用、人民群众斗争胜利的结果。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当时的宗族组织、乡绅、地主、富民、商人、妇女以及僧道群体等以各种方式在不同的范围内展开了赈灾活动,帮助灾民度过灾荒。 第三部分探讨了清前期浙江民间赈灾的方式和社会效果。清前期浙江民间的赈灾方式主要有煮粥赈济、低价粜粮或无偿散米、低息借贷或减免债务、施衣施药施棺以及解救妇女儿童等,通过对这些赈灾方式以及绍兴府余姚县和严州府淳安县的两次民间赈灾的具体运作方式的分析,看出民间赈灾呈现出及时简捷性、灾后被动性、自发散漫性、捐赈者层次不一等几个特点,同时这些赈灾活动对促进当时的社会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避免次生性灾害的发生、弥补政府赈灾的不足和弊端、降低人口死亡率和减少人口大规模迁移、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等。第四部分讨论了在传统社会末期浙江民间赈灾在浙江传统社会赈灾体系中的地位。认为:在传统社会末期,小农抵抗灾荒的能力十分低下,其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落后和社会生产关系的不合理:政府赈灾也无法有效的克服其自身弊端,其原因在于传统社会专制集权制度的腐朽和落后;因此民间赈灾则成了清前期赈济灾民、维护社会正常运转比不可少的行为,这对国家统治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能够减轻国家经济负担,但夺取了政府赈灾的部分权利,动摇和分化传统的专制集权制度,反映出传统社会政治制度开始出现危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