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川西南彝族地区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倾向调查——西昌学院个案研究
【6h】

川西南彝族地区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倾向调查——西昌学院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本研究相关民族文化背景介绍

(四)本研究具体研究方法

二、凉山彝族自治州概况

(一)地理位置、历史源流

(二)经济、教育现状

(三)西昌学院概况

三、西昌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倾向调查

(一)调查对象及调查内容

四、西昌学院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倾向调查情况分析

(一)现状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三)深度分析

五、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研究的思考

(一)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

(二)加强高校的针对性教育和就业指导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要做好就业前期准备

六、结论与不足

注 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我国每年的高等学校毕业生都有较大的增幅,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众多,学者们分析了诸多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因素,也探讨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还对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做了剖析。但实际上在诸多大学生就业研究中显少有人把目光投向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大学生。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的研究为数不多,现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经验总结和理论层面。 本研究将以查阅文献、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从实际出发,以西昌学院作为个案研究,深层次探究川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倾向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由于相关政策、地域特点、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有别于汉族学生,同时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就业情况认识不够充分:2.就业期望值过高,功利化倾向较重;3.就业选择存在盲目性;4.缺乏就业主动性;5.职业技能的缺乏。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出现这些问题并非单纯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这跟国家相关就业政策、学校的办学情况、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要想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就必须合社会、学校、个人三方之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具体措施有:1.加强国家政策支持与引导,加快制定和完善保障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权益的各项政策,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发育,实现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2.加强高校的针对性教育和就业指导,培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3.少数民族大学生要做好就业前期准备,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到真正需要自己的地方去。 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对在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特别是面临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所启示,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顺利就业。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西昌学院的学生就业工作有所帮助,能够与家长,与社会,形成一个互动平台,共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