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升的研究
【6h】

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升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 论

1、研究背景

1.1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1.2.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升的意义

2、概念界定

2.1乡村医生的概念界定

2.2乡村医牛职业素质

3、对以往研究的分析

4、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1部分:乡村医生职业素质的现状与问题

1乡村医生现状概况

1.1乡村医生基本情况

2乡村医生职业素质中存在的问题

第2部分: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升的目标

2.1乡村医生职业素质的独特性分析

2.2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升的指导思想

2.3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升的目标

第3部分: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升的内容

3.1乡村医生职业素质要素的分析

3.2乡村医生职业素质的核心要素

3.3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升的具体内容

3.3.1职业道德

3.3.2专业知识

3.3.3职业能力

第4部分: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4.1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4.1.1实行以能力为本的弹性学历教育

4.1.2提高临床实践技能的非学历教育

4.1.3构建和实施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4.1.4建立乡村医生职业能力的绩效考评制度

第5部分: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升的条件保障

5.1建立快速提升乡村医生职业素质的政策

5.1.1建立倾农政策,为乡村医生职业素质的提升提供政策支持

5.1.2加强地方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5.1.3提高乡村医生待遇,调动其为农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2实施以政府为主体的乡村卫生事业经费保障机制

5.2.1政府部门加大农村卫生投入,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

5.2.2构建 “三位一体”投入方式。

5.2.3地方相关部门开辟渠道,引进资金。

5.2.4减少乡村医生个人支付培训费用所占比例。

5.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下的继续教育制度

5.4充分利用现代远程信息技术教育手段

5.5加强对乡村医生的监管力度,使乡村医牛规范行医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但是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较为落后,乡村医生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乡村医生支撑着中国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网底,又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对中国9亿农民的健康及保健影响深远。但是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存在学历低、年龄大、专业知识老化、分布不均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农村卫生服务质量和农民的身体健康,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为此,本文进行了以乡村医生为主体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乡村医生职业素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到提高乡村医生职业素质的途径和方法及相关保障措施,以期能为政府进一步发展乡村医生教育,提高培训效果和调整乡村医生政策,促进乡村医生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客观依据,也希望通过提升乡村医生整体素质,从实际为农民节省开支,能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出现。 本研究查阅了大量与乡村医生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雷山县的卫生管理人员和村卫生室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乡村医生相关情况及其职业素质现状。访谈资料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问卷调查主要在Excel中建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1.每行政村有0.48名乡村医生,每千口农民有0.5名乡村医生。 2.157个行政村,应建114个村卫生室,拥有村卫生室64个,占56%。 3.75名乡村医生中,无学历的23人,占31%,中专学历(含达到相当中专水平)的50人,占到67%,大专学历的2人,占0.027%。拥有医师资格人数5人,占0.067%。男性34名,女性41名,男女比例基本持平。 4.年龄构成中,45岁以下的有52人,占59%,45岁以上的有23人,占41%。 5.收入构成以医疗机构的收入为主,还包括出诊费、诊疗费、药费,总体处于中间,乡村医生普遍对收入不满意。 6.2005-2007年,该县75名乡村医生共计接受免费培训4次。其中,由县卫生局组织的2次、县疾控中心组织的1次、县妇幼保健站组织的1次。60%的乡村医生反映在培训中能获得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对工作有促进作用,但是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 7.40%村民反映乡村医生的医疗水平偏低,专业知识老化,只会对常见病进行诊治,无法满足村民的需要且医药费用比较高。 因此,针对以上内容,归纳出下面的结论: 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目前贵州贫困地区的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数量少,无法满足农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年龄结构偏大、分布不均、知识老化、职业素质低等,未能充分发挥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网底的作用,乡村医生队伍急需整顿。 2.乡村医生应加强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再教育和再培训,并要兼顾以能力为本的学历教育和以临床实践技能为主的非学历教育,要制定符合乡村医生的教学大纲,加大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运用。 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下的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制度,构建和实施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向乡村医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服务平台。同时,要积极建立乡村医生绩效考评制度,逐步形成良性竞争,以提高乡村医生整体队伍的素质。 4.在关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的前提下,积极拓宽专业口径,增设符合乡村医生的特殊专业,加大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有针对性地进行职后培训。要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并保证各项经费的落实和投入,从根本上,制度上解决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升的问题。 5.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升的教育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信息技术,缩短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将声、色和模拟实践融为一体,有效解决乡村医生再培训时动手难的问题。 6.加强对乡村医生的监管力度,使其规范行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