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49-1978年中国进口替代政策研究
【6h】

1949-1978年中国进口替代政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方法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文献综述

第2章 实行进口替代政策的背景

2.1 国际背景

2.2 国内发展状况

2.2.1 国内经济发展状况

2.2.2 以毛泽东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贸易思想

第3章 进口替代政策的实施

3.1 统制对外贸易

3.1.1 统制贸易体制形成的基本过程

3.1.2 贸易统制的作用及缺陷

3.2 关税与非关税措施

第4章 进口替代政策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总体状况分析

4.1 进出口贸易额

4.1.1 进口贸易额

4.1.2 出口贸易额

4.2 进出口商品的结构构成及变化

4.2.1 进口商品变化发展状况

4.2.2 出口商品变化发展状况

4.3 进出口贸易的国别、地区

4.3.1 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体的“一边倒”时期

4.3.2 贸易对象有所增加时期

4.3.3 贸易对象多元化的“转型倾向”时期

4.4 外贸依存度

第5章 进口替代政策对当时经济的作用

5.1 农业

5.2 工业

5.3 工农业发展的比例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1949-1978年中国实行了进口替代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新中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所谓进口替代,就是一国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工业,以本国生产的产品替代国内市场上的进口商品。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主要由国内市场来推动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虽然这一政策在现阶段不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战略,但是通过对这一政策进行梳理、剖析可以让我们对进口替代政策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它的主要实施方式及对对外贸易和中国的工农业经济产生的影响对现代经济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全文对1949-1978年中国实行进口替代政策的背景、进口替代的实施、这一时期进口替代政策下中国外贸与工农业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分析。站在历史沿革的角度,在占有一定史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发展的眼光,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归纳、整理,通过历史、统计、理论三种研究方法,对这一时期的进口替代作了一个较为细分且客观的政策研究。
   本文认为:这一时期进口替代政策的实施,虽然使得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以及工农业之间发展比例失衡,尤其是延缓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但是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终归是改善了旧中国极不合理的工业生产布局,为中国建立起了自己的独立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所以,站在历史的角度,这一时期的进口替代政策所起的积极影响是占主导地位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