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结构研究——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
【6h】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结构研究——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意义和目的

1.2土地利用结构研究进展

1.2.1国外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综述

1.2.2国内土地利用结构研究进展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理论基础

1.3.2研究内容

1.3.3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第2章永川区战略定位分析

2.1永川区概况

2.1.1永川区地理位置及其区域地位

2.1.2永川区自然条件概况

2.1.3永川区社会经济概况

2.2永川区发展战略定位

2.2.1永川区发展定位

2.2.2永川区社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预测

第3章永川区战略目标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分析

3.1永川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

3.2永川粮食安全目标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

3.3永川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

3.4永川生态目标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

3.5永川区土地利用结构评价及其调整问题的提出

第4章永川区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分析

4.1永川区土地利用现状

4.2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

4.2.1多样性分析

4.2.2集中性分析

4.2.3区位指数分析

4.2.4组合类型分析

4.2.5数量结构分析结果

4.3土地利用质量结构分析

4.3.1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4.3.2土地利用结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4.3.3生态绿当量分析

4.4小结

第5章永川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异分析

5.1土地利用结构的时间变异分析

5.2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变异分析

5.2.1永川区各镇土地利用结构差异分析

5.2.2永川区各镇土地利用结构指数分析

5.3小结

第6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6.1永川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要求

6.2永川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思路

6.2.1农用地调整

6.2.2建设用地调整

6.2.3未利用地调整

第7章结论与讨论

7.1结论

7.2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土地资源是十分珍稀和宝贵的,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并由于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土地生产能力的下降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保持土地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协调各类用地之间的矛盾,人们认识到有必要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使用,继而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即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遵循有关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在时空上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利用和经营管理、合理分配各国民经济部门的用地、正确地和各项建设工程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相结合,从而制定最优的土地利用方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又为将来而保护好土地资源,以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同时,区域经济经济结构、发展水平体现在区域的产业结构上,但各产业须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即必须占用一定的土地,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的空间结构即是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反映了区域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占用不同类型土地的数量比例和在空间上的集合,而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质是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因此,研究土地利用结构是协调产业结构之间用地矛盾、对产业进行空间布置的基础,同时也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重庆的直辖,永川的区域战略地位得以大幅提升,如今已成为“重庆市西部的交通、贸易、科技、信息中心,川渝经济带上的区域中心大城市,渝西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在此背景下,永川区经济迅猛发展,对非农业用地需求激增,而永川区人均耕地少,土地后备资源有限,各类用地之间矛盾突出,最终导致人地矛盾的日益凸显。此时,研究永川区土地利用结构对于分析其土地利用潜力,保障其战略目标实现的土地供应能力以及加强其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以永川区的战略定位及其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以该区1997-2005年土地利用结构数据、重庆市及“渝两经济走廊”其他区县2005年土地利用结构数据为基础,以区域经济和景观生态学相关知识、可持续发展观、多目标协调学说等为理论依据,并借助数学统计软件,研究了永川区土地利用结构2005年的现状,包括其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情况、土地利用结构的分析(如多样性分析、集中度分析及组合类型分析等)、永川区各镇土地利用结构的差异性;永川区土地利用结构与重庆市及“渝西经济走廊”其他区县土地利用结构的差别;1997-2005年永川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同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永川区未来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方向进行了分析,确立了其调整思路。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永川区战略地位突出,发展机遇良好,具有成为“渝西经济走廊”增长极的良好基础;同时,分析了永川区战略定位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紧密关系,其结果认为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是实现该区战略目标的基础。
   (2)由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分析可知,2005年,永川区土地利用结构以农用地为主,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为辅,三者面积占永川区土地总面积比例分别为81.80%、14.56%、3.64%。
   (3)与其所处“渝西经济走廊”区域中的其他各区县土地利用结构相比,永川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较高,集中系数小,组合类型多样,这说明永川区土地资源在其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分配较其他区县均匀,土地利用结构比例更为合理,土地利用结构的稳定性更高,这也反映了永川区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发展态势良好;同时,较为多样、均匀的土地利用结构更能保障其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土地需求。
   (4)永川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时间变异性显著。1997年至2005年期间,永川区土地利用结构无论是在绝对数量方面,还是在组合类型、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关系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数量方面,农用地及未利用地数量明显减少,而建设用地数量则显著增加;在土地利用结构指数方面,土地利用结构朝着高多样性、高均匀度及低集中性、低优势度方向发展,土地利用结构的组合类型则由少变多。
   (5)永川区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差异性。首先,土地利用结构洛伦兹曲线直观体现了各乡镇土地利用结构在绝对数量与各地类分配比例上差异性;其次,土地利用结构指数反映了各乡镇土地利用结构在集中性、多样性、区位优势度以及组合类型方面的明显差别;分析结果表明永川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发展变化、空间差异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
   (6)在综合评价永川区土地利用结构现状、时空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永川区的战略定位,分析了该区未来土地利用结构的发展方向,并定性说明了其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