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民工的城市认同与城市依恋研究
【6h】

农民工的城市认同与城市依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2文献综述

2.1民族认同模型发展

2.2认同与依恋的关系

2.3依恋的研究进展

2.4中国农民工边缘化研究现状

2.5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本研究的构想

3.1概念界定

3.2访谈与维度构想

4农民工城市认同问卷的编制

4.1目的

4.2方法

4.3结果与分析

4.4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4.5讨论

4.6农民工城市认同-社会认同的特点

4.7农民工城市认同-地域认同的特点

5农民工城市依恋问卷的编制

5.1目的

5.2方法

5.3结果与分析

5.4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5.5讨论

5.6农民工城市依恋-社会依恋的特点

5.7农民工城市依恋-地域依恋的特点

6农民工城市认同与城市依恋的关系

6.1目的

6.2方法

6.3结果与分析

7总的讨论

7.1关于认同的维度模型

7.2关于中国农民工城市认同与依恋的特点

7.3关于认同与依恋的关系

7.4未来研究展望

8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参研课题

展开▼

摘要

本文将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定义为农民工对城市人群、城市环境的肯定、趋同以及融入归属,将城市依恋定义为农民工在自身和城市人群、城市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评价与体验。在文献综述和心理学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本研究首先提出了农民工城市认同与城市依恋的理论构想,进而通过开放式访谈调查等方法编制了农民工的城市认同与城市依恋问卷,在经过初测并修订后形成正式问卷,并对其信效度进行了检验。正式的“农民工城市认同问卷”和“农民工城市依恋问卷”前后共施测于787名被试,研究利用该数据对农民工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初步考察了农民工城市认同和城市依恋的特点,并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尝试性分析了认同与依恋之间的关系。综合本研究的结果得到以下一些结论:
   (1)自编的农民工城市认同与城市依恋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农民工城市认同与城市依恋的工具。农民工城市认同问卷包括社会认同和地域认同两个分问卷,社会认同由积极认可、学习倾向、城市抵御、城市融入四个维度构成;地域认同由积极向往、城市疏离和城市归属三个维度构成;城市依恋问卷分为社会依恋和地域依恋两个分问卷,两个问卷皆由亲近感,安全感和紧密感三个维度构成。实证模型相较于理论模型非常清晰地分离出了认同问卷中的城市抵御和城市融入以及城市疏离和城市归属,其他方面大致拟合。
   (2)总体上看,虽然农民工的城市认同与城市依恋问卷中多个维度得分都和中值2差异显著,但大都在中值附近浮动。各个分问卷中的维度之间得分趋势简单描述如下:社会认同问卷,积极认可>城市抵御、城市融入>学习倾向>中值2;地域认同问卷,积极向往>城市归属>中值2>城市疏离;社会依恋问卷,亲近感>安全感、紧密感,且亲近感>安全感>中值2;地域依恋问卷,亲近感>紧密感>中值2>安全感。四个分问卷总平均分的高低趋势为:地域认同>社会认同>地域依恋>社会依恋>中值2,并且聚类分析表明各个分问卷的得分趋势具有稳定的组合方式,原假设中认同与依恋的连续发展性并未完全得到数据的支持。
   (3)民族认同的单维模型和二维模型在本研究中都有部分数据支持:农民工在城打工的工龄在和城市融入以及城市归属都呈显著正相关的同时和城市抵御以及城市疏离并不存在负相关,这支持民族认同的二维模型,但是社会认同中的城市抵御和城市融入以及地域认同中城市疏离和城市归属呈微弱的负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支持单维模型的证据。单维模型和二维模型各有侧重点,前者主要用于解释认同状态的形成过程,后者则重在强调不同的认同状态会有不同的适应效果。
   (4)农民工的城市认同与城市依恋特征和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从事行业以及家庭成员在城情况都有重要的关系。
   (5)认同与依恋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总体来说,社会认同与社会依恋之间是一个从积极认可作为自变量到城市融入作为因变量的影响过程,地域认同和地域依恋之间是积极向往和亲近感共同作为自变量,城市归属作为最终因变量的关系模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