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留守青少年抑郁状况研究——以南充市营山县为例
【6h】

留守青少年抑郁状况研究——以南充市营山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的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4研究的主要内容

1.5研究的重点,难点,拟创新点

2本文涉及的基本理论

2.1精神分析理论

2.2行为主义理论

2.3社会认知理论

2.4归因理论

2.5素质-压力理论框架

3留守青少年抑郁状况实证研究

3.1研究假设

3.2研究对象

3.3调查工具

3.4问卷发放

3.5数据统计

3.6研究程序

3.7研究方法

3.8研究结果

4讨论

4.1留守青少年抑郁情绪的检出率

4.2青少年抑郁情绪在性别、年龄、是否留守等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3影响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生活事件

4.4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

5留守青少年抑郁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5.1家庭因素

5.2学校因素

6留守青少年抑郁状况对策研究

6.1建立健全留守青少年社会支持体系

6.2切实加强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7本研究的不足和将来努力的方向

7.1研究方向有待进一步扩展

7.2研究对象应扩大

8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留守青少年抑郁的流行状况以及性别、年龄和是否留守的差异,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角度来探讨影响留守青少年抑郁的因素。为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制定相关对策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本研究利用抑郁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采用分层整群随机对四川省营山县2所中学719名中学生的抑郁情绪、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进行了测评,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考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在留守青少年中与抑郁的关系。
   结果:
   1.全体被试在抑郁量表上的得分为38.66±8.22,指数为0.48±0.10。抑郁症状的的检出率为43.5%。其中留守青少年在抑郁量表上的得分为39.34±8.18,指数为0.49±0.10。抑郁症状的的检出率为46.8%。
   2.抑郁多因素的方差分析显示,年龄的主效应显著(F=7.431,P<0.01),18岁显著高于12岁到17岁年龄段,17岁显著高于13、14岁,16岁显著高于14岁,12岁到15岁之间无明显差异。是否留守的主效应显著(F=4.923,P<0.05),留守显著高于非留守。是否留守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F=3.669,P<0.01),非留守和留守在的青少年在13岁和14岁上有显著差异,留守高于非留守。在其它年龄段上差异不显著。
   3.对留守青少年影响程度较大且发生频率较高的8项生活事件为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学习负担重、被人误会或错怪、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升学压力、生活习惯(饮食、休息等)明显变化、当众丢面子。
   4.相关分析显示,在留守青少年中生活事件和抑郁两者存在正相关(r=0.110 P<0.05),社会支持和抑郁两者存在负相关,(r=-0.093 P<0.05)。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两者存在负相关(r=-0.290 P P<0.01)。
   5.回归分析结果,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可以预测留守青少年的抑郁情绪。
   结论:
   1.抑郁是青少年,尤其是留守青少年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应予以高度关注。
   2.青少年抑郁状况在年龄、是否留守存在显著差异。
   3.影响留守青少年的主要负性生活事件包括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适应等方面。
   4.在留守青少年中,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抑郁密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