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推销员之死》中的家庭问题研究
【6h】

《推销员之死》中的家庭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阿瑟·米勒是美国现代剧坛一位举足轻重的现实主义剧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戏剧理论家。他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戏剧的古典戏剧形式,并借鉴19世纪现实主义戏剧传统和20世纪的美国社会剧,在戏剧风格和技巧上独树一帜。
   从《全是我的儿子》开始,米勒的几乎每一部剧作都吸引了批评家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与讨论。而他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一经上演,便获得了1948-1949年年度普利策奖、纽约剧评界奖等多个荣誉,并且得到评论界的广泛好评。半个世纪以来不断有评论家围绕该剧展开讨论。其中,大部分评论集中于探讨剧中的悲剧主题、消费社会中的美国梦、舞台表现技巧以及该剧的社会影响力等等,而鲜有涉及对米勒剧中一再出现的关于家庭问题、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方面的探讨,或者米勒对现代家庭问题在戏剧中作用的思考。
   早在1956年的《大西洋月刊》中,米勒就发表了《现代戏剧中的家庭》一文,系统讨论了戏剧中家庭的作用。米勒认为,戏剧中的家庭是一面“三棱镜”,折射出剧作家最根本的戏剧理念和戏剧原则。同时家庭也是戏剧主题,戏剧张力的载体,为戏剧人物性格特征得以多层次展开提供了场所,是连接个人生活与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桥梁。米勒还认为,描写家庭坏境有助于突破传统现实主义的窠臼,因为家庭不仅仅局限于某个时代或某种特定的表现形式,而是独立存在的。在描写家庭中父母兄弟等角色,剧作家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来体现其现实主义的戏剧理念。
   本文试图以米勒代表作《推销员之死》中的家庭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剧中人物作为家庭成员各自的角色作用,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探讨米勒对家庭与现代社会的理解,以及他对现代家庭与现实主义之间关系的思考。
   本文分为五部分,除去引言和结论,共有三章。
   第一章综合介绍希腊古典戏剧形式和19世纪易卜生等现实主义对阿瑟·米勒的影响,同时比较分析希腊戏剧和易卜生戏剧中的家庭与米勒戏剧中对家庭描写侧重点的不同,探讨米勒在戏剧理论上对前者的继承和发扬。
   第二章重点分析米勒剧作《推销员之死》。在剧中,洛曼一家深陷美国经济危机影响下的家庭危机,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疏离,谎言,不切实际的发财梦使得家庭关系更加冷漠而令人绝望,最后父亲威利希望以死来换取两个儿子的爱戴。他也希望自己的抚恤金可以让整个家庭在商业世界有立足之地。然而,他的遗愿只是自己一厢情愿,比夫和哈比并未按照威利所希望的那样在商界有所作为。妻子琳达更是不能理解威利寻死的动机。本章通过分析威利一家的各个人物,表明了个人与其家庭以及社会之间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也说明家庭是社会环境的折射镜。
   第三章首先分析米勒作为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而持有的家庭观。其次,重点讨论阿瑟·米勒作为现实主义戏剧家对美国当代社会中的某些问题的揭露和批判。再次,分析剧作家如何把自己对社会的思考技巧性地隐含在对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问题的处理中。最后,通过分析米勒其他剧作中对家庭问题的探讨,探讨剧作家在其创作中一以贯之的家庭观。
   总而言之,米勒的家庭观在其剧作和戏剧理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推销员之死》中的家庭悲剧同时也是社会悲剧。剧中看似平常的日常用语,对戏剧人物看似漫不经心的家庭冲突的安排都深刻地体现了米勒作为剧作家,对当代美国价值观的思考与批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