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面孔识别特异性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6h】

面孔识别特异性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面孔识别的特殊机制或特异性的本质一直是面孔识别研究中一个长期争论的关键性问题,即面孔识别的特异性是由面孔本身的刺激特性导致的还是由对面孔加工方式上的特异性所导致的,又亦或是因为人们都是识别面孔的专家所导致的?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理论假设:面孔刺激特异性假设、面孔整体加工特异性假设及视觉专家化假设。因此,本研究旨在对究竟是面孔识别的哪方面特点导致其特异性的这一问题做进一步研究检验。
   实验1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记录16名被试在完成有整体结构变化和局部特征变化的面孔/房屋图片的一致性判断时的脑内时程变化。结果显示N170波幅和潜伏期的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主要表现为与房屋图片刺激相比,面孔刺激诱发的N170波幅更高,潜伏期更短;面孔/房屋图片刺激所诱发的N170成分在波幅和潜伏期上均不存在加工方式上的显著差异。晚期成分(300-700ms)上也得到类似的结果。
   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引入与面孔在多个关键维度上都有着相似性的汉字作为对照刺激,利用ERP技术记录被试完成不同视觉刺激正立或倒置方位判断时的脑内时程变化。结果发现所有刺激都诱发了N170,而面孔刺激诱发的N170波幅最大;只有面孔刺激的倒置会引起N170波幅的增加和潜伏期的延长,其他刺激(包括达到专家化加工水平的汉字)的倒置均没有诱发N170成分波幅和潜伏期的显著变化。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面孔识别特异性本质在于面孔刺激本身是独特的,支持面孔刺激特异性假设。面孔识别中脑电早期成分N170反映了面孔识别加工的特异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